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从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看农业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08-25 06:50:22来源:

初秋时节,万物可期。奋进的吉林,再次展现农业大省的底气与魅力。

第二十三届中国长春国际农业·食品博览(交易)会以“科技创新、绿色发展、交流合作”为主题,以“宣传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和吉林省‘三农’发展成就,展示示范高新科技成果,引领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推动农业合作交流和高质量发展”为目标,让更多农业领域的新产品、新技术、新业态集中亮相,为农业大省的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蓄势聚力,也充分展现出吉林朝气蓬勃的向“新”力。

立足于吉林农业资源禀赋优势,长春农博会历经20余年发展,如今已不是一个单纯的行业展会,它将吉林农业的特色与优势全方位展现,它将生产端和消费端有效串联,为吉林农业注入新鲜血液和向“新”求变的发展能量。

数字赋能——农业有“智”更有“质”

8月18日,农业农村新质生产力实践展暨吉林省数字农业产业园启动仪式在净月高新区举行。这是本届长春农博会的一项重要活动内容。

农业单品种全产业链应用服务、农业农村低空经济应用服务、农业农村领域人工智能融合应用服务……活动展示了数字赋能农业生产和管理的多个平台与场景。

以数字平台服务智慧农业,向人们传递出科技创新、高质量发展的信念,折射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万千风景线。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数智化已成为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关键力量。作为全省首个数字农业产业园区,未来在农业领域的创新与实践令人期待。

展会场外充满“新”力量,展会内亦是“新”意涌动。

智慧农机,是最能体现农业新质生产力的代表之一。步入智慧农机展区,263家农机企业携2162台套农机具亮相,大型先进农机、数字智能农机、特色产业装备……诸多产品展示了农业机械领域的高新技术成果。

展区里,由吉林大学研发团队研制的全方位智能除草机十分“吸睛”。该设备运用了人工智能技术,能够实现无人驾驶、激光除草。

吉林大学生物与农业工程学院副教授王刚介绍,这款除草机可准确识别与定位上百种杂草,定位误差在毫米级,能减轻杂草对作物90%以上的胁迫,30毫秒即可成功除草,工作效率很高。由于是无人驾驶,可全天候作业。

人参收获机、丘陵履带收割机、花生摘果机、除草杀虫灭菌一体机等在不同农业环境下应用的农用机械,呈现农机装备研究领域前所未有的活力和潜力,为农机装备的跃升提供更多可能。

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高质量发展,不仅是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的重要推动力,更能为实现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

绿色导向——农业向“绿”向“强”

业内专家认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不仅关注当前的生产效率提升,更着眼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它推动农业向绿色、低碳、循环方向发展,促进农业资源的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环保、循环、生态,这些关乎“绿色”的农业生产方式都能够在农博会上寻得真实场景。

无土栽培区内,蔬菜不种在泥土里,只“喝”营养液就能茁壮成长;蔬菜不只在地面种一层,还可以立体分层种植……这些都是无土栽培技术施展的“魔法”。

和传统栽培相比,无土栽培生产有何不同?“无土栽培的蔬菜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农药,实现了绿色无公害生产。”据农博园技术人员介绍,无土栽培的光照、温度、湿度、肥料等都按照标准化流程操作,可缩短生长周期。

绿色是新质生产力的鲜明特征,农业作为最传统的产业,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领域。

从绿色有机农副产品到保护性耕作、绿色防控、节水灌溉,展会上处处能够感受到这股农业发展的绿色脉搏。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新质生产力本身就是绿色生产力。以农业“含绿量”提升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的“含金量”,为农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劲推动力、支撑力,也为农业新质生产力的形成注入澎湃动能。

科技强“芯”——种业焕发“新”生机

走进长春农博会室外种植区域,饱满的谷穗压弯了谷秆,不远处的行行玉米亦是整齐有序地挺立田中。

作为展示农业先进科技成果的重要平台,农博会上参展的种业创新成果与示范,总能吸引众多农业从业者驻足,寻良种找良法,探寻“丰收密码”。

在吉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成果展示区内,各类农作物长势旺盛。这一处占地3000平方米的展区,主要展示吉林省重点示范和推广的作物品种及配套技术新成果。

“今年展示区最大的亮点就是吉杂谷5号谷子。”吉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资源研究所副所长徐宁介绍,近两年,该品种选取10个试点种植,全部实现增产,“这对填补我省杂交谷子空白,提高我省谷子单产,改善我省西部中低产田具有重要意义。”

种子是粮食的“芯片”,事关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做强农业“芯”,是科技创新筑牢“大粮仓”的强劲增量,更是一粒加快培育和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的“种子”。

今年,长春农博会展区内占地4万平方米的大田技术模式区,包含吉林省农科院高新技术成果、玉米水稻优良品种等12个室外种植区域,重点示范推广千余种优质高产高效作物品种和几十项综合种养模式。

2024年是种业振兴行动“三年打基础、五年见成效”阶段性目标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做强“种子芯片”,需要在一次次实践中凝聚智慧,更需要成果的示范与推广,让更多的成果转化为生产力,为加快形成农业新质生产力注入“芯”动能。(陈沫)

[ 纠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