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探索生态农业的乡村振兴实践

2024-12-16 07:19:11来源:

种养循环擦亮生态“底色”,让畜禽粪污成为“香饽饽”;生态农场功能深度拓展,农旅融合尽享“诗与远方”;龙头企业引领绿色兴农,让“吉林味道”更加香甜……放眼吉林大地,在我省深入践行大食物观、发展现代化大农业的进程中,生态农业展现出巨大魅力,在一次次探索和创新中,走出一条生态农业多元化融合发展的乡村振兴之路。

种养循环串出生态“致富链”

初冬时节,走进位于长春市双阳区齐家镇郭家村的吉林世杰农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一排排现代化猪舍映入眼帘,工人们手法熟练地将秸秆以及玉米、豆粕等拌好的精料倒入食槽,一头头体格肥壮的生猪一拥而上,低头享受着进食的快乐。

与传统养猪场不同,这里的猪舍格外干净整洁,没有想象中臭气熏天的味道。

“我们采用的是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不仅闻不到臭味,而且生猪抗病能力更强,猪肉的品质更高。”吉林世杰农牧技术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云凤说。

发酵床养猪就是使用玉米秸秆、稻壳等含粗纤维高的物质做垫料,通过在当地采集的微生物进行分解,猪产生的粪便是微生物的食物,微生物再把秸秆和猪粪分解变成肥料,为黑土地提供充足养分,实现种养循环。用这种技术养出来的猪不仅省水、省人工,直接饲喂玉米秸秆,还能减少30%的精料,一头猪可减少300元的成本。

今年54岁的李云凤已经养猪20年了。一次偶然外出培训的契机,李云凤接触到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她敏锐地嗅到了其中的商机,回来以后认真研究并加以改良,外地引进来的菌种不灵,她就上山采菌,经历了一次次失败以后,终于探索出符合当地养殖实际的微生物发酵床养殖技术,并获得技术发明专利。

为了带领更多的农民养猪致富,2009年,她成立了长春市云凤农牧专业合作社,通过“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采用入股分红的方式,开展微生物种养循环体系建设,创立了“省、县、乡”三级服务站模式,已经在全国29个县(乡村)建立了服务站,形成了以玉米种植、畜禽养殖、饲料加工、畜禽养殖粪污资源化利用等为一体的高效循环微生物生态农业,为乡村振兴探索了新的发展路径。

如今,以合作社为依托,吉林大学东北区域现代农业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恩团队正通过“四化融合”科技小院建设,总结乡村建设组织化、合作化、生态化和数字化融合发展模式,为和美生态乡村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

农旅融合鼓起农民“钱袋子”

一进入冬天,纯正的东北铁锅炖成了很多游客的“心头好”,而在梅河口市曙光镇曙光村的曙光生态园里,嘎嘎香的坑烤也让不少外地“老铁”闻香而来,成为当地特色美食新地标。

三口土砖糊黄泥垒起的土窑,一窑烤万物。伴随着清脆响亮的锣声——“起窑啦!”当铁盖揭开的那一刻,一股浓郁的香气扑面而来,令人陶醉。

拨开锡纸,刚出炉的坑烤大公鸡外酥里嫩,咬上一口烟香萦舌,坑烤鹅蛋蛋黄金黄耀眼,蛋清透亮、嚼劲十足……“天上飞的、水里游的、地里长的,在我们这都能入窑烤制,保留食物最原始的味道,一吃一个不吱声。”曙光生态园负责人甄梓先一边忙活着上菜,一边热情地向游客介绍,爽朗的性格逗得大家哈哈大笑。

好食材才能做出好味道,这话在甄梓先身上得到了印证。

从2014年开始,她便成立了吉林省莱宝利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曙光生态园),园区占地面积100亩,建设温室大棚20栋,打造集观光、研学、采摘、农家乐为一体的综合型园区。

走进温室大棚,嫩绿的菜苗长势喜人,生机勃勃。冬天这里生产盆栽蔬菜、盆栽刺嫩芽,夏天以种植富硒葡萄、富硒大樱桃、富硒草莓柿子以及富硒蔬菜为主,一年四季,园区都得到了合理利用。

甄梓先说,园区建立之初,她就开始自制酵素,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定期测土,施以农家肥、中药渣、秸秆等有机质为底肥,生产绿色健康的农产品。2021年在发展生态农业的基础上,又开展了功能农业,培育富硒有机果蔬,通过使用中草药(硒化)菌液和中草药菌肥,提高果蔬的产量和品质。

“通过引进这项技术,生产出来的果蔬口感甜、品质好,土壤也得到良好的改善,植物蛋白硒更利于人体的吸收。”

结合毗邻知北村和市区的地域优势,园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项目,每年举办采摘节,接待周边游、高素质农民培训以及青少年劳动教育活动,每年销售额在200万元以上,年接待3万人,带动当地村民就业增收,蹚出一条农旅融合乡村振兴新路径。

绿色兴农擦亮吉林“黄金名片”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更加注重健康,不断调整饮食结构,增加膳食纤维含量,全谷物食品鲜食玉米成为首选。

走进位于吉林中新食品区的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工人们正加班加点地将一穗穗包装精美的鲜食玉米进行打包装箱。水果玉米、甜糯玉米、黑糯玉米……“中新嘉美”品牌玉米正在国内几家大型互联网平台火热促销。

“我们从种植、采收到加工的每个阶段,都采取科学化、标准化的管理,从源头保障鲜食玉米的品质,生产出来的玉米软糯香甜,每一口都充满绿色与健康。”吉林嘉美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负责人王文峰说,嘉美食品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从种植到收获全部采用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不断拉长鲜食玉米产业链,提升价值链,打造“金色产业”,带领农民增收致富。

在位于靖宇县赤松镇刺楸岭村的嘉美食品有机玉米种植基地,黑土地进入了“冬眠期”。这里地处长白山区域,生态环境好,昼夜温差大,土地肥沃,非常适宜甜糯玉米生长。早在2021年,“中新嘉美”品牌鲜食玉米就获得了生态原产地保护产品认证。

生态原产地产品是指产品生产周期中,符合绿色、低碳、节能、循环要求并具有原产地特征与特性的良好生态型产品。刺楸岭村种植基地的生态基础很难得,而且从种子到种植,企业都是按照严格的标准把控每一个环节,每个品种的来源都有非转基因报告。

市场是检验产品质量和企业口碑的唯一标准。为了保证鲜食玉米的品质和口感,玉米从基地采收到工厂加工控制在5个小时之内,经过剥皮、选等、盐浸、漂烫、真空灭菌、风淋等多道工艺,独立真空锁鲜包装,最大程度上保留玉米采摘时的营养、鲜度与口感。产品出厂前,还要经过十几道严格的品质检验。

在品质和品牌的强力支持下,“中新嘉美”品牌玉米不仅远销国内一线城市,还出口到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不断擦亮吉林鲜食玉米“黄金名片”。(王伟)

[ 纠错 ]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