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春以来,通化市不断丰富、融合发展新业态,持续擦亮山城文旅品牌,聚焦“品文化·展民族风情”这一板块,通过深挖资源、文化赋能、多元融合,打造耳目一新、独一无二的春季文旅产品。
围绕“七色之城”,融合历史、康养、文化等资源,细化春季精品线路。以春季农耕体验为重点,丰富春季“文旅+研学”内容,融合高句丽世界遗址、通化博物馆、杨靖宇红色文化等研学资源,设立相应历史、地理、美术等研学课程,打造中小学研学游品牌。
银发康养游将成为春季旅游热点。通化市积极打造以温泉疗养、康养度假、登山赏花为重点的养生旅游,同时发挥旅游协会联盟作用,积极推广康养、慢游、家庭游、怀旧游等旅游产品,激发银发经济活力。持续深化巩固吉浙“千万游客互换”活动成果,与对口城市台州市深化职工疗休养、客源互送、研学交流等方面合作,实现两地“游客互换、资源共享、市场互拓”。
发挥大吉他文化街区、佟佳江旅游度假区等国家级和省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带动作用,积极发展“夜经济”。市本级以通化老城·龙兴里为核心,推出“夜游龙兴”“历史演绎”“老城故事”“国潮表演”等主题演出。同时举办“集安之夜”摇滚晚会、夜游佟佳江等活动,复演大型历史文化剧目《梦萦高句丽》,常态化演出《佟佳江传奇》,开展《白山红雪》剧目巡演,丰富夜间活动场景,激发“夜经济”活力。聚焦五月花大街、胜利路、中东不夜城、集安火盆街、辉南夜市等重点美食街区,广泛宣传通化烧烤、高丽火盆、明火烤肉、朝鲜族拌饭、人参火锅等特色地域美食。
持续发挥体育赛事引流作用,通过组织举办全民健身运动会、边境马拉松比赛等系列竞技体育赛事,提升群众参与感和影响力。打造“上春山”春季徒步品牌,扩大四方顶子、五女峰、四方山、罗通山、金厂沟、集安滨江广场等热门打卡地影响力。持续开展好全市“重走抗联路”品牌活动,聚焦通化县石湖镇、兴林镇,辉南县庆阳镇,东昌区金厂镇,集安市榆林镇等重点红色旅游小镇,带动文旅消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