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袤田野间,选种、运肥、调试农机,火热的备春耕为新一年丰收打牢基础;红旗工厂内,机器有序运转,自动化生产线高效作业,一辆辆崭新的新能源汽车排列下线;各大项目建设现场,搅拌机、起重机、切割机的轰鸣声交织,工人们忙碌地穿梭攀爬,焊枪迸射的火星在空气中闪烁;长白山等热门景区内,游客们赏美景、拍合影、品美食忙得不亦乐乎……
彼时的春风虽夹杂着些许料峭,但在吉林这片黑土地上,经济发展的奋进步伐从未停歇。一季度,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同比增长5.5%,经济运行实现良好开局。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吉林,用看得见的数据和可感可及的举措,绘就出一片充满希望的新图景。
观形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GDP增速5.5%,这不仅代表了经济总量稳步攀升,更是发展质量和效益提升的有力证明。
“一季度的经济数据,显示出全省经济在外部环境复杂多变、国内困难挑战增多的背景下,正以稳中有进、持续回升的良好态势引领实现高质量发展。”省委党校经济学教研部主任高芸在研读数据后表示,这一成绩证明了吉林经济克服了诸多困难、挑战,取得了扎扎实实的成果,也反映出我省经济持续恢复向好、发展质效进一步提升。
从产业结构来看,三次产业就像紧密协作的“三驾马车”,共同拉动着经济的前行——
第一产业稳扎稳打,实现增加值同比增长4.6%,筑牢了国家粮食安全的坚实根基;
第二产业活力四射,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1%,工业发展势头强劲,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增加值同比增长4.4%,服务业持续扩张,新业态、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着产业结构向着更加优化、更具竞争力的方向迈进。
刚刚过去的这个雪季,冰雪旅游拉动消费表现不凡。
数据显示,一季度,全省接待国内游客1.21亿人次,同比增长33.9%;全国滑雪场人气排名前十、滑雪里程排名前十的企业中,我省均占3席,北大湖滑雪场位列人气排名、里程排名首位;精准投放冰雪消费券23.6万张,核销超3700万元,直接带动冰雪消费超1.3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以来,一系列入境免签、便利来华政策接连推出,让外国游客“说来就来”游中国成为现实。随着政策红利不断释放、消费环境持续完善、相关服务更加优化,入境消费明显升温。一季度,全省接待入境游客17.83万人次,同比增长28.1%。
找亮点,实体经济蓬勃发展
纵观一季度全省经济数据,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9.3%,显得尤为亮眼。
在当前市场内卷严重、劳动力成本上升的大背景下,这样的数字显现出我省实体经济的发展韧性。
数据会说话,行走吉林大厂,处处彰显出这片老工业基地的深厚底蕴和向新向上的强劲势头——
在长春市,汽车工厂内的智能机械臂如灵动舞者,精准地完成焊接、组装工作,火星四溅的场景充满科技感;
在吉林市,化工园区内的巨型储油罐与高耸的反应塔鳞次栉比,管道纵横交错,输送着各类化工原料与产品;
在延边州,人参深加工车间弥漫着淡淡的药香,现代化的清洗、烘干设备有序运转,将新鲜采挖的人参进行预处理;
在通化市,葡萄酒酿造基地里的不锈钢发酵罐整齐排列。葡萄经过筛选、破碎后,进入发酵罐,在酵母的作用下逐渐转化为美酒;
在白城市,新能源装备制造车间内,巨大的风力发电机叶片模具占据了大部分空间。工人们专注地铺设纤维材料,进行叶片的成型工作;
……
生机勃勃的发展场面,离不开政府部门的政策推动。通过调整一汽等企业产品结构增加高附加值生产;通过弗迪电池、奥迪PPE、吉林化纤15万吨差别化腈纶等一批项目产能释放;推动新大石油、箭达天下(吉林)轮胎、四平奋进等一批停产企业恢复生产……精准、有力、达效,成为我省工业经济快速增长背后的密码。
看质量,固定资产投资韧性增强
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投资及项目建设始终是经济数据中不可忽视的一项。
一季度,全省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13.8%。产业投资增长24.4%,成为拉动投资增长的核心引擎,投资结构进一步向利长远、促发展领域倾斜。
而在春季项目开复工活动的带动下,一季度全省实施亿元以上项目610个,投资增长25.6%。完成全年投资计划任务的8.5%,快于去年同期1.2个百分点,重大项目呈现开工早、建设快的良好态势。
早春三月,在吉林石化东区,年产120万吨乙烯装置项目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作为吉林石化炼油化工转型升级项目的核心装置,该乙烯装置总投资37.29亿元,占地11.86万平方米,投产后每年可生产聚合级乙烯120万吨、聚合级丙烯58.7万吨。
肩负重任的延边开放旅游大通道(G331)在建部分也在加紧赶工。在近乎垂直的峭壁上,身着荧光黄工装的工人在云梯车平台上紧张地进行着施工,电钻与岩壁碰撞的尖啸声在山谷间激荡。
而在长春的核心区域,新民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提升项目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为这条承载着百年厚重历史的大街注入全新活力。
新开工的白城能投通榆30万千瓦风电、辽源格致高端汽车模具生产基地等新开工项目快马跟上,有力支撑全省投资快速增长。
析变革,科技创新释放全新活力
在当下经济发展的时代浪潮中,新质生产力已成为区域发展的核心驱动力。而对吉林而言,牢牢把握科技创新这一关键要素,无疑是开启新质生产力大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 “金钥匙”。
一季度,我省科技成果转化效能加快提升,技术合同成交额同比增长106.5%。“氢能驱动城际市域列车”“基础软件和工业软件”“光电材料及器件”“人参产业”等第二批8个聚力攻坚专项26个课题全面启动。
与此同时,多项科研项目成果斐然:新型OLED显示关键材料技术开发与产业化重大科技专项通过专家组验收;肉牛产业化发展重大科技专项——“吉林省优势肉牛种群的建立与利用”项目通过专家组现场验收;吉林大学在氢基超导体中氢缺陷研究方面、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在宽光谱光电突触器件研究中均取得进展。
这些核心技术、大国重器突破重围的生动实践,是我们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的最大底气所在、力量所在。
“从我省一季度多项数据来看,无论是全省规上工业增加值的增速,还是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占比等,都说明经济的稳中有升。”高芸分析道,这得益于各类政策的制定,供给结构的优化调整和新旧经济动能的持续转换。
一季度实现良好开局,书写了吉林经济新一年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序章。进入芳菲满溢的二季度,吉林乘势而上,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第二届东北图书交易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官宣落地,进入项目建设黄金期的各大项目加足马力,这片热土上的人民,正以更加充沛的力量将这幅崭新图景勾勒得越发饱满灵动。(杨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