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工作进展

吉林:坚定信心 攻坚克难 确保完成秋粮收购工作任务

时间:2024-11-22 09:54 来源: 字体显示:

吉林省认真贯彻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精神,扎实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明确今年秋粮收购重点工作任务,细化措施、压实责任,确保年度目标任务顺利完成。

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坚决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做好粮食收购工作事关全年保供稳市成效,事关农民切身利益,事关经济社会发展稳定大局。吉林省坚决贯彻粮食安全党政同责要求,坚持市场化导向,加强统筹指导,强化省直部门间协同配合,精心组织、细化措施、狠抓落实,全面落实国家收购政策,细化实化价格上榜、预约收购、先检后收、优粮优价等措施,千方百计抓好储备粮轮换收购,制定最低价收购预案,进一步做深做实做细各项工作,打好年底最后两个月攻坚战,牢牢守住农民种粮卖得出底线,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切实当好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

多措并举,激活市场,扎实推进秋粮收购工作

制定收购预案。结合今年稻谷市场形势,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与中储粮吉林分公司等部门共同制定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协同推动中储粮公司严格履行最低收购价政策执行主体责任,提前做好托市收购准备工作,密切关注市场价格变化,按规定条件启动和停止托市收购,切实保护好种粮农民利益。

建立协调机制。一是省粮储局、省发改委、省委宣传部、省农发行、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建立会商制度,定期碰头通气,及时处理问题,做好预测研判。二是各级粮食部门加强工作协调,及时调度情况,研究解决粮食收购中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发挥储备粮调控作用。加强中央储备与地方储备协调联动,充分发挥储备粮稳定粮价协同效应,建立价格协商机制,合理调控粮食市场。四是引导中省直企业入市收购。协调中粮贸易东北大区公司、省农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等中省直企业落实国家部署,有效发挥示范引领作用,承担社会责任,配合做好秋粮收购工作。

筹措收购资金。一是协调省农发行及时足额满足本省中央及省级储备轮换收购、市州成品粮油储备等方面的资金需要。二是加大市场化收购资金支持,指导省粮食收购贷款信用保证基金管理人开展贷前调查,支持重点粮食贸易和深加工企业开展粮食收购。

做好仓容准备。一是精准调度仓容,确保秋粮应收尽储。二是贯彻落实粮油仓储物流设施保护制度,加快推进仓储设施维修改造,指导企业做好腾仓倒库、空仓消杀、烘干设施检修、机械设备维护保养、计量仪器设备校正等工作。三是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建及扩建粮食仓储设施,配套清理、搬倒、烘干、检验等设备,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自产粮食租仓储存给予10元/吨定额补贴,提升粮食产后处置能力。四是用好优质粮食工程资金,支持企业提升收储能力。

加强监测预警。一是组织企业定期报送秋粮收购进度、价格情况,开展农户余粮调查,掌握粮食收购市场动态。二是通过与中华粮网、海大饲料、中国玉米网、博朗咨询等相关企业机构专家会商,实地走访玉米深加工企业、大米加工企业和农户等方式,了解企业和农民购销心态,分析研判粮食收购形势。如发现部分地区粮价出现异常,可能发生卖粮难时立即启动预警预案,并与政策性粮食收储企业沟通协调,指导企业调整、增加收购库点,确保粮食收得进、储得下。

注重舆论引导。一是把握宣传重点。大力宣传质价政策、执行期限、安全储粮技术,及时将本地政策性粮食收购企业名称、地址、联系方式向全社会公布。二是注重宣传实效。充分利用广播、电视、互联网、报纸等各类新闻媒体,扩大宣传覆盖面。三是形成正确舆论导向。积极宣传收购工作中的好措施、好经验、好做法。四是密切关注舆情。及时回应社会关切,用客观、准确、权威信息引导社会舆论。加强对互联网等媒体信息的监管力度,防止虚假信息的传播,依法打击恶意炒作、造谣惑众等违法行为。

加强监督,强化服务,确保秋粮收购平稳有序

加强执法监管。充分发挥12325热线“前哨”作用,综合运用“双随机、一公开”、“四不两直”、信息化等无感暗访方式,聚焦粮款支付、质价政策执行、质量检验、称重计量等环节,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强化跨部门协同联动,建立信息共享、线索移送办理等机制,结合实际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共同妥善处置重点难点问题,形成监管合力。

指导农户存粮。一是印制《农户安全储粮指导手册》,结合世界粮食日和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等活动,深入乡镇、村屯,宣传普及庭院安全储粮知识和技术,指导农户庭院立体储粮。二是鼓励粮食产后服务中心积极探索创新经营业态,持续发挥代清理、代烘干、代储存、代加工、代销售的“五代”服务功能,为解决种粮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储粮难的问题发挥作用。三是加强与气象部门沟通,及时推送天气变化信息,强化粮情监测,做好异常天气预警,做好极端情况下的应急保粮工作。

优化售粮流程。一是督导收储企业认真落实价格上榜、标准上墙、样品上台要求,做好装卸指引、过磅称重、质量检验、账款清算等各环节工作,必要时早开门晚收秤,做到随到随收。中储粮吉林分公司要早开仓多布点,确保收购进度。二是积极推广使用预约收购信息化应用平台,引导各类收储企业充分利用现代化信息手段,健全完善专用APP、小程序、公众号等平台功能,及时发布收购信息,让售粮农民少跑腿、少排队、快售粮。采取定点划片、预约收购等办法,安排农户均衡售粮。三是倡导农民降水出售。帮助农民算好经济账,自然降水出售,提升粮食品质,增加收入,缓解企业收储和烘干压力,节省费用支出。四是在售粮农民集中的粮食收储点组织提前扦样,对不合格的粮食及时反馈,减少农户等候时间;提升收粮环节服务水平,营造良好的售粮氛围。

推进产销合作。一是指导各地开展粮食产销合作,支持企业主动与销区用粮企业、贸易企业沟通,及时通报省内粮情、市情,大力开展粮食代收代储、合作经营等业务。二是支持销区在吉企业入市收储粮食,协调解决运输等问题。三是组织企业参加中国粮食交易大会,有力推动企业巩固老客户、寻找新客户。四是与销区有关部门合作,共同办好吉林粮食宣传推介活动,组织产销区企业对接交流。五是加强与北京、天津、福建、浙江4省市对接,稳定在吉的异地储备粮规模,做好监管服务。

守住安全底线。一是开展新收获粮食质量监测,严禁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粮食流入口粮市场和食品生产企业。二是进一步压紧压实安全生产责任,全力做好秋粮收购期间安全生产和消防工作。三是强化出入库作业、有限空间作业、临时用电作业、高处作业等管理,严格落实《粮食仓储作业“十个严禁”》。四是强化应急处置,完善应急预案,出现突发情况,及时妥善处置。同时,要及时掌握气象信息,采取有效措施,做好寒潮、暴雪、冰冻、强风、大雾等极端天气安全防范工作,严防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确保全系统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