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政策研讨

普惠金融要深耕“三农”

时间:2024-12-17 09:04 来源: 字体显示:

德惠市普惠金融超市近日挂牌成立,这是吉林省首家县域普惠金融超市。8家银行和5家财险公司入驻服务大厅,百姓可以像在超市选购商品一样选择贷款产品、了解金融知识等,现场比价、信贷透明……它的成立,不仅能为百姓提供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更打通了金融惠企利民的“最后一公里”。

近年来,国内普惠金融发展取得长足进步,金融服务覆盖率、可得性、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基本实现乡乡有机构、村村有服务、家家有账户,移动支付、数字信贷等业务迅速发展,小微企业、“三农”等领域金融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在乡村,普惠金融的覆盖面也逐步扩大。以德惠市为例,截至今年11月末,中国工商银行吉林长春德惠支行累计服务各类涉农小微主体超200户,累计授信超1亿元,切实立足县域、服务乡野。农业保险也已覆盖农林牧渔各领域。

尽管如此,普惠金融与乡村振兴的融合仍面临诸多问题和挑战,农村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问题亟待破解。因此,应紧抓关键问题,健全多层次普惠金融机构组织体系,重点扶持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使之更具生命力和活力,更好地促进乡村产业振兴。

要着力提升贷款投放的速度。统筹各方金融资源形成专班,广泛发动各级机构深入千企万户开展走访,不断提升服务的主动性,实现金融服务早见效、出成果。加强对乡村产业发展、文化繁荣、生态保护、城乡融合等领域的金融支持。

要着力提升政策落实的深度。引导金融机构将资金向乡村振兴领域倾斜,创新优化金融产品,因地制宜打造惠农利民的金融产品与服务。提高金融服务的延展性,加大金融扶持力度,缓解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融资难题,促进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立,使之享受普惠金融带来的政策红利,攒足发展原动力。

要着力提升金融服务的温度。做好围绕小微群体的综合金融服务,不仅解决好小微群体“短、频、急、快”的融资需求,还要同步在结算交易、贸易撮合、网络金融等多领域提供一揽子优质金融服务,切实与小微群体同生共长,构筑银企相生、互惠互利的良好生态。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施数字化转型,让各类农业经营主体使用金融产品更便捷、更高效。同时,开展易于农民接受的金融知识讲座,提高农民金融素养和使用普惠金融产品的意识,有序推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解决民之所需。

随着更多优质金融服务“飞入寻常百姓家”,普惠金融的“活水”将润泽沃土,赋能乡村振兴。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丁晓云3[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