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土地保护的吉林实践

  • 时间:2023-07-26 05:28
  • 来源:

看!7月之东北,大地如锦。

听!7月之吉林,号角铮铮。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

三年前的7月,总书记谆谆嘱托。

三年后的7月,广大农民的热盼、科研人员的责任、“三农”工作者的使命,汇聚成河,驰而不息。

磅礴之力,在黑土深处奔涌,优异答卷,在大地之上绘就。

一个来自农民的答案:

保护黑土地 磅礴之力生生不息

7月10日,公主岭市朝阳坡镇东兴村。

阳光下,大田里,玉米顶端的花穗,闪着金色的光。农民李振军正在田边“巡视”。

“黑土地从不亏待农民!”看着玉米喜人的长势,李振军笃定今年又是一个丰收之年。

近年来,在政府和农业专家们的支持和指导下,李振军持续采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技术,眼看着原本板结的黑土地松软了、有劲儿了。一年接一年的丰产和增收,让李振军越来越笃信,只有保护好黑土地,才能多打粮。

今年春播后雨水少,传统种植地块出苗慢,而李振军的500公顷土地,采用了“秸秆还田+深翻”技术,土壤保水好,出苗快又齐。

前几天,一场急雨再一次给传统耕作制度和黑土地保护性耕作出了道考题。李振军的耕作技术让土壤涵水性更好。

“考试”结果一目了然。

黑土地保护的各种技术正是在一次次“应考”中,突显优势,然后深入人心。

时间回溯到2008年梨树县高家村和泉眼沟村。

在大片大片“破皮黄”的土地上,张文镝等农民,正因为满地秸秆没有清理,而承受着村民的嘲笑。

他们“一意孤行”,要用秸秆还田的方式养护正在退化的黑土地。

几年后,这群农民和中国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一起探索出了保护黑土地的“梨树模式”。

2020年7月22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步入梨树县玉米地深处,在黑土断面观测点殷切嘱托:“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

顶层思考与基层探索形成历史的合流,此后,以“梨树模式”为代表保护黑土地的各种技术,席卷吉林大地,“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的理念,落细到一家一户的田间地头。

一次科技会战的结果:

黑土“加油站”科技创新动力不竭

7月的乾安县大田里,省农科院专家王立春正单膝跪地,用双手从土壤深处扒出玉米的根系观察。今年,我省主推的保护黑土地重大技术——“水肥一体化”将为干旱的西部带来一场新的丰收。

不仅仅是水肥一体化技术,总书记的嘱托让我省迎来了保护黑土地科技创新的黄金期。

三年里,我省率先与中国科学院签订框架协议并启动实施“黑土粮仓”科技会战,探索用科技力量实现黑土地保护与粮食产能双协同、双提升。

黑土地保护领域2个省级重点实验室、5个工程研究中心和1所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创新研究院被批准并启动建设。

100多项关于黑土地的研究课题在吉林大地展开协同攻关。

集成品种、栽培和农机一体的高产增效保护性耕作综合技术“梨树模式2.0”正在不断升级,并在梨树示范区实现玉米产量1077.94公斤/亩,创造东北地区玉米高产纪录……

时代长风悄然吹起,保护黑土地的“国家队”“省队”“县市区地方队”齐心协力、精诚合作,成为黑土地更有活力的“移动加油站”。

一份粮食安全的答卷:

“中国饭碗”端得牢 可持续

在四平市梨树县中国农业大学梨树试验站的会议室里,各个农业合作社的负责人再次汇集,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正在主持“梨树模式”的建议汇总。这次会议有一个特别的要求:“谁也不能说‘梨树模式’的好,只说哪里不行,哪里需要改进。”这样的会议,王贵满每年至少开一次,集中听取最基层的声音,然后再与科研单位的专家们或是政府干部一起研究改进方法。现在,“梨树模式”已不再只是一项免耕技术,而成为一整套黑土地保护的集成方案。

梨树县仅仅是一个缩影。我省保护黑土地的优势已经在更高层面上重新形成。

我省成立了由省委书记、省长任双组长,31个部门单位为成员的粮食安全工作暨黑土地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重点工作。各市县也成立相应组织机构,上下贯通推动落实。

2021 年 5 月和2022年6月,我省两次对2018 年颁布实施的《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进行修订,更好地推进依法保护黑土地。

2021年,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全面加强黑土地保护的实施意见》,明确10个方面38条具体措施……

时间见证。

保护黑土地,我省已经从“梨树模式”的精彩独奏,到多种技术协奏,再到全省各界形成共鸣。

大地为凭。

我省粮食总产量从“连续10年稳定在70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跃升至“连续两年超过800亿斤”新阶段。

不仅如此——

2023年,我省启动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确定了“千亿斤”产粮目标。

蓝图绘就,号角已响。吉林正在黑土地保护的担当作为中写出粮食安全的新答卷,并以此为起点,再次踏上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孙翠翠)

责任编辑:姚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