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之大,黎元为先。
“要始终把人民安居乐业、安危冷暖放在心上……”2020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吉林时,情系民生冷暖。
三年来,省委、省政府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坚持在高质量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从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等方面持续发力,办成了一大批大事要事实事,交出了一份高质量民生答卷。
“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三次来我省视察,民生,始终是总书记最大的牵挂。
我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论述,以及视察吉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始终把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并一以贯之。
如今,走进辽源市西安区家园小区,人们会惊喜地发现,这里基础设施大为改善,平整干净的柏油巷道,粉刷一新的楼体和楼道,不再逢雨必漏的楼顶……小区变美了,人们生活变甜了。
三年间,省委书记景俊海曾三次专门来到家园小区,对群众来信反映的楼房质量等问题进行实地调研、督导整改和“回头看”。会场搬到现场,释放出省委、省政府以人民为中心的强烈信号和鲜明导向。
“关键少数”率先垂范。省领导带头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大兴调研,听民声、解民忧、纾民困、暖民心,一件件急难愁盼之事,逐一破解。
从促进就业到困难群体救助,从厕所革命到聚焦“一老一小”……三年来,在财政压力加大的情况下,省委、省政府坚持宁愿政府过紧日子,也要让百姓过稳日子,民生实事由每年30件增加至50件,集中财力人力物力全力推进实施,用一笔笔“真金白银”回应民生关切,并保质保量如期完成。
改造客运班线公交化线路408条、开工改造城镇老旧小区1100个、新改建农村公路3252公里……以2022年为例,当年全省50件民生实事超额“交卷”。
今年的民生实事又新增19项内容,包括实现省内异地门诊免备案直接结算,新建“口袋公园”“小微绿地”150处,为重点地区6000名新生儿提供遗传代谢病免费筛查服务,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实现“跨省通办”等,涉及的30多个部门,正紧锣密鼓全力推进各项工作。
千方百计兜牢民生底线
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就业有门路,生活才有保障。
三年来,我省一直将“新增就业”列为民生实事之首,一项项力度空前的务实举措纷纷出台。创新实施“想就业找人社、缺人才找人社”服务提升工程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专项行动,建立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实训中心,打造“96885吉人在线”服务平台,高频开展“创业奋斗‘就’在吉林”等系列专项招聘活动……
2021年、2022年全省城镇新增就业分别为27.07万人和25.17万人,均超额完成年度指标任务,今年确保实现全省城镇新增就业23万人的目标。刚刚过去的上半年,我省顶格落实国家政策,相继开展十大行动、出台22条措施,大力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截至5月底,16565家用人单位提供岗位199641个,达成就业意向40425人……一组组数据,提升无数个家庭的幸福指数。
民生既要锦上添花,也要雪中送炭。近年来,我省更加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更加关注困难群体。
全省城乡特困供养对象基本生活标准逐年提高,截至2022年末,标准达到月人均1031元和749元,均达到上年城乡低保标准的1.68倍;退休人员养老保险待遇较上年提高约4%;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610元;2795名困难家庭考生在政府的帮助下圆梦大学。
“一老一小”是民生首尾,关乎着民生改善的切实成效。聚焦这“一老一小”,我省持续加大养老服务和普惠托育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努力做到幼有所育、老有所养,不断兜实兜牢民生底线。
大力实施幸福养老工程,加快发展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连续两年将建设综合嵌入式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社区老年食堂纳入民生实事推动,前不久又专门制定《吉林省为老年人办实事清单》,压实各部门主体责任。目前全省共建有养老机构1558个,养老床位14.45万张,特困人员供养机构护理型床位占比达到53.4%;全省2078个城市社区均建有老年人社区养老服务场所,实现社区依托型养老服务设施全覆盖,建成社区老年食堂236个。
在托育体系建设上持续发力,开展“三级”试点和“百千万”工程,总结推广“医、育、教”一体的公立综合性托育服务机构等模式。截至目前,全省共建立托育机构2381家,可为全省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托位8.6万个,每千人口拥有托位数3.6个,儿童福利机构10个,未成年人保护中心51个。
……
竭尽全力提升民生成色
民之所需,政之所向。
对一件件群众身边小事,我省始终全力以赴当大事要事来办,不断增进民生福祉,提升人民生活品质——
教育满意度持续增强。在中西部率先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城市大学区支援乡镇学校实现全覆盖;“双减”工作列入全省重大民生工程,全省学生对学校生活满意度居全国前列;2020年末至今,我省无辍学学生,始终保持“动态清零”状态,控辍保学工作被教育部评为优秀工作案例,在全国予以推广;适龄残疾儿童少年义务教育入学率始终保持100%。
“家门口”就医渐成常态。通过医联体建设、远程医疗服务等多种形式,大力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做实做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常住人口家庭医生签约率超过50%,重点人群签约率超过80%;在全国创新性地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医计划”,全面提高村医业务水平;开通省内门诊慢特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实现省内基本医保异地就医参保人员、统筹地区、待遇类型“三个全覆盖”。
从解决“民生之盼”到实现“民生之变”,一幅成色十足的民生画卷正徐徐展开……
——通过打造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我省多业态集聚的社区服务商圈正在加速形成,人们在步行不超过15分钟的范围内,即可实现日常生活和品质消费的愿景。
——长春市与所辖6县(市、区)及吉林、辽源、伊通开通城际公交,一小时经济圈城际公交网络基本形成,市民出行更加便捷,来往更加自由。
——全省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到97.8%,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0.8个百分点。今年又首次把推进农村24小时供水作为民生实事,年底前将新增24小时供水工程1200处,惠及70万农村居民。
民生改善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牢记嘱托,阔步前行,我省将继续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以钉钉子精神答好民生试卷,把纸上承诺变成现实成效,让人民的生活更有品质、更有品位、更有奔头。(张添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