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四平市梨树县全国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又高又壮的玉米,迎来了又一年的抽雄吐丝期。
“三年前,也是7月,我就是站在这里向总书记汇报的‘梨树模式’……”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站在地里笑着说。
“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保护好黑土地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留给子孙后代。梨树模式值得总结和推广。”总书记的嘱托,一直萦绕在王贵满的耳畔,他表示,三年来,总书记关心的“梨树模式”不仅得到了大面积推广,还完成了四个创新发展。
王贵满介绍:“2021年以来,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共同实施了‘梨树模式’升级版——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以农民专业合作社或家庭农场等新型经营主体为实施主体,以300公顷相对集中连片土地为一个单元,全部实施‘梨树模式’,在此规模下合理配置农机具,将农资采购、农机效率、人员配置和资金使用率发挥到最大化,实现标准化、机制化、信息化、契约化‘四位一体'的建设目标。”
“这是对‘梨树模式’的生产经营方式的创新与扩展。”王贵满说,通过实施“‘双保全统’+农业服务公司+N”模式,引入“外包”理念,采用合作社间强强联手,使零散的土地得到集中,解放了劳动力,解决了“谁来种地、如何种地”的难题。
数据显示,梨树县已建立22个生产示范单元,分布于全县12个乡镇,总面积1万公顷以上。同时,现代农业生产单元建设作为四平市着力推广黑土地保护利用新模式,于2021年末成为被国务院通报表扬的吉林省三项典型经验之一。
在梨树县的玉米大地里,还可以看到了一系列的科技创新。“这是我们和中国农业大学联合研发的条耕播种一体机,它可以实现整地和免耕播种一次性完成,填补了国内技术的空白,并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局颁发的实用新型专利证书。”王贵满说,除了研发机械,他们在创新黑土地保护技术、示范推广米豆间作、助力合作社标准化建设上也有新突破。
“梨树模式”的创新,不仅仅在技术上,还在服务和产业链的融合上。
梨树县与中国农业大学等高校、科研机构合作,选派百名硕士和博士生对接百家典型合作社(家庭农场)的科技特派员活动。通过选派涉农院校的研究人员及硕博生,深入有代表性的合作社或家庭农场中,深入了解合作社的技术应用情况、管理情况等。目前已有95名硕博研究生对接上95家合作社(家庭农场)。
在科技与产业链融合方面,梨树县也在创新中构建了新格局。他们利用自身黑土地优势,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抓好玉米、肉牛、肉鸡、生猪和现代绿色蔬菜基地“4+1”全产业链建设,把增值收益更多留在县域。(孙翠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