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解放思想 开拓创新 全力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发布时间: 2014-06-21 05:02:00 来源:

  乌兰图嘎镇地处前郭县西部,是个蒙古族聚居乡镇,辖区有1个社区,12个行政村,40个自然屯,镇域内有市级工业园区1个。全镇常住人口29600人,其中蒙古族9438人,占常住人口的33%。总幅员面积近400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300公顷,草原面积9200公顷,林地面积8300公顷。农作物以玉米和杂粮为主,年产量为6万吨。交通区位优势明显,大广高速公路、203国道和省道合乌线通过镇内,距松原市72公里、长春市105公里、哈尔滨市240公里、沈阳市320公里,是前郭县西部经济、文化、工业中心,是前郭县西部区域性物资集散地。吉林油田分公司松原采气厂坐落在境内,区域内现已探明石油储量3000万吨,天然气储量600亿立方米,年开采天然气3亿立方米。

  一、准确定位,因地制宜,科学制定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

  2006年,我镇被确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省级试点镇,为切实搞好新农村建设,我们紧紧围绕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二十字方针,按照《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结合我镇资源和区位优势,编制了《乌兰图嘎镇2006—2020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规划》,明确了全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近期、中期和远景目标。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首先要发展。在实际工作中,我们经过深入调研、充分分析全镇交通区位、自然资源和产业发展等优势的基础上,确立了“工业强镇、商贸兴镇、牧业富镇”发展战略,提出了“一工带三化”的发展思路,制定了“一三九”工作目标和“双百项目”计划。“一工带三化”发展思路:就是以工业化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农业产业化和农民非农化进程。“一三九”工作目标:“一”就是以项目建设为一根红线,贯彻全部工作;“三”就是全力推进工业园区发展、小城镇开发和新农村建设;“九”就是大力打造九个中心,即商贸中心、教育中心、医疗中心、物流中心、金融中心、人居中心、交通中心、信息中心和社会福利中心,以若干个小中心支撑起乌兰图嘎镇西部中心镇的地位。“双百项目”计划:就是“十一五”期间,实施和储备200个项目,计划总投资60亿元。通过实施“双百项目”计划,加速扩大镇域经济总量、优化经济结构、增加镇域财力,推动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从而为新农村建设注入强大的动力。通过加强小城镇建设,发展工业项目和服务业,带动全镇乃至我县整个西部地区发展。

  二、统一思想,更新观念,为新农村建设开好局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我们在新农村建设活动中,坚持以解放思想为先导,坚持跳出乌兰图嘎看乌兰图嘎,层层破除制约发展的思想障碍。同时结合前郭县“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针对我镇现状,我们多次就如何树立发展意识、如何发展好新农村建设等方面展开了专题讨论。通过讨论,班子成员达成共识,要实现经济的腾飞,必须要解放思想,打破常规,改变传统意识;要依托本地优势,强化工业对经济的核心推动力,强化商业对人财物的集聚力,强化中心镇对周边的辐射带动力;要以中心镇建设为纽带,推进结构升级,主要是二三产业发展,注重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注重改善民生。事实证明,这一发展理念是符合乌兰图嘎镇实际的。乌兰图嘎镇也因此先后被确立为前郭县西部中心镇、省“十强镇”、省重点镇、省首批新农村建设试点镇、国家级精神文明先进村镇,工业园区被市政府确立为市级工业园区、被省经委确立为特色园区,今年又被确定为吉林省百镇建设工程镇。

  三、加大投入,创新工作,切实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

  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近年来,我们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有效解决了农村居民住楼难、就学难、看病难、行路难、娱乐难、健身难、看电视难和环境差等“七难一差”问题。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几年来,我们先后投资980万元,完成了新建省道合乌线延伸段9.8公里三级油路,使乌兰图嘎镇完全融入城市经济45分钟半径;投资450万元,完成了浩特新区至大广高速北段三级油路建设;投资390万元,修建排水沟、渠、涵15处;投资500万元,完成镇内水泥路建设,新修5-8米宽的水泥巷路28条;投资850万元,对镇域内主干道两侧和商住区进行了全面绿化、美化和亮化,有效解决广大群众“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摸黑走夜路”的生产生活中实际困难。

  二是社会事业有了长足发展。投入430万元,完成了3000平方米镇中心小学教学楼建设;投资150万元,完成了1500平方米社会福利中心建设;投资110万元,完成了1200平方米镇中心医院建设;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全面开展,群众参合率达到100%;投资220万元,完成了1100平方米镇文化馆建设;投资120万元,完成了交通文化广场硬化及相关配套设施建设;投资2000万元,完成了30000平方米居民住宅楼建设;通过几年的努力,使有线电视入户率达到100%。有利的促进了全镇各项社会事业健康快速发展。

  三是镇带村建设效果显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发展是关键。我们在加快镇内发展的同时,坚持以镇带村共同发展的原则。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修砖路和水泥路120余公里;投资260万元,完成20个自然屯道路两侧及空闲绿化美化工程;投资1000万元,完成村级文化广场建设6处,共计30000平方米。同时加大村屯环境综合整治力度,拆除违章建筑30余处、院墙16000延长米,彻底清除柴草垛和“五小五堆”。从而使村容村貌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四、加强协调,争取支持,为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单单靠我们自身的力量是难以实现的。我们在挖掘内部潜力、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立足引进外援,抢抓机遇,积极争取上级政策、资金、项目支持。近两年来,我们争取到上级支持项目24项,到位各类资金9260万元,从而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向纵深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几年来,乌兰图嘎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原省委常委、省委秘书长李申学同志多次带领省委办公厅、省委财经办、省交通厅等多个省直部门到乌兰图嘎镇现场办公,实地视察了我镇的新农村建设情况,对新农村建设中遇到的困难指定省直部门对口支持,要求有关部门尽快予以扶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和分管领导多次到乌兰图嘎镇进行调研,对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及时加以解决,加快了我镇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中,虽然我们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与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深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上级有关部门和各兄弟单位的鼎力支持,我们有信心、也有决心进一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全面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扎实工作,为早日把乌兰图嘎镇建设成为吉林省西部最具发展潜力和最适合人居的小城镇而努力奋斗!

  前郭尔罗斯蒙古族自治县乌兰图嘎镇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