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光村位于蛟河东南部、松花湖畔,全村幅员面积7.8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800公顷,全村共有215户,总人口824人,该村属于松花湖库区移民村。几年来,红光村一直以青食粘玉米产业作为该村的支柱产业,村集体经济年收入达15万元,人均纯收入达1万元。
一、加大投入 不断完善基础设施
几年来,该村注重基础设施建设工作,先后投入500万元建设村屯基础设施。投资进行了“村村通”水泥路和砖瓦房改造,修建板油路2666平方米,村内道路100%实现了硬化。投资建设自来水工程,全村100%农户都用上了自来水。投资建设排污排水工程,统一修建边沟1540延长米。投资建设清洁能源工程。液化气、沼气等清洁能源入户率达80%。村内砖瓦房户占总户数的100%;村内路灯20盏,安装路灯道路600米;100%完成农电网改造,有线电视和通讯入户率达100%,公共设施的管理维护有章可循,确保设备全年运转正常。
二、发挥农村社区功能
红光村建有完善的农村社区。拥有洁净明亮的村委会、卫生室、科技活动室、图书室、广播室、文化体育娱乐中心及远程教育点等一系列社区硬件。300平方米村办公室,内有150平方米室内活动室;农家书屋藏书300余册;新建1700平方米文化活动广场,有篮球场1个,体育建材4套,乒乓球台2个;通过组织开展“讲文明、树新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的知识讲座和业余文化活动,大力创建文明家庭、文明村社,使文明创建活动进组进户,反对封建迷信、宗教、宗教势力及黄、赌、毒、盗、抢等,红光村无打架斗殴,无违法犯罪,无刑事案件发生,村风淳朴,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使老百姓崇尚科学、爱科学、用科学,营造了家庭和睦,邻里相助,人人崇尚科学,封建迷信活动绝迹。
三、在优美的环境中享受新农村的美好生活
村内主路两侧建造5000延长米的垂榆绿化带,翠绿亮丽的优美环境让人赏心悦目。改水、改厨、改厕、改浴、改圈均已完成,保洁制度健全,垃圾及时收集清运,并逐步实现无害化处理;环境彻底改善,改变了“脏、乱、差”现象,形成“人人讲文明、个个爱清洁、户户讲卫生”的良好氛围。村民们生活在这美丽洁净的生活中,心情愉快,干劲十足,今后将继续发展产业,实现集约化经营,生活富裕安康,让人们向往农村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