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小村新变的活力密码
发布时间: 2018-12-13 08:50:00 来源:

  回想起今年秋收时大车小车来村里拉黏玉米、马铃薯的热闹场景,敦化市大桥乡河沿村的村书记韩文峰都会有种自豪感,腰杆也会挺得更直。去年河沿村对村里的土地进行了规模化经营,成立了专业农场,让村集体经济收入一下子增了起来。

  韩文峰是河沿村的老书记,已经在村里工作了21年,对村里情况了如指掌。“村里年轻人一年比一年少,剩下年岁大的种地效益也不高。”河沿村的现状在当下的农村很普遍,韩文峰始终都在琢磨着怎么让河沿村“活”起来。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的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治理有效的发展目标,让韩文峰找到了河沿村发展的方法和方向,经过对政策的学习和普及,河沿村的村党委已经达成基本共识:要充分发挥党组织带头的作用,确定发展大方向,激活河沿村的发展活力。

  现在流行这样一句话: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支部强不强,关键看“头羊”。韩文峰通过借鉴外地成功经验,制定了符合河沿村自身实际的发展规划,“由村集体牵头成立专业农场,将村里土地集中起来,连片经营,好好发展一番。”

  村里确定了发展大计,但如何把全村拧成一股绳,劲儿往一处使?实现土地集中连片经营,一是要让村民理解接受村党委的这一发展规划,二是要让村民愿意跟着村党委干。韩文峰发现,要想“做点事”,需要迈过的坎还真不少。

  “为了做好村民的思想工作,座谈会、动员会开了不下20次。”韩文峰说,发展,还要做通村民思想工作,事业要大家一起干,遇到问题一起商量一起解决,这样村子的发展才能长久。

  在村党委的积极努力下,去年河沿村集中流转了村里90%的土地,推行了“公司+支部+农户”的模式,与企业签订订单合同,到年底给村民分红。据韩文峰介绍,今年种植的甜黏玉米和马铃薯收益都不错,每垧地能给村民分红5000元左右。

  河沿村的变化让韩文峰体会到了人心、人气凝聚的力量,如今村集体的发展蒸蒸日上,发展经济的同时村党委的建设也不能松懈。“村支部每天都有人值守,村民有困难有问题一定能第一时间找到人,做到尽快解决。”韩文峰说。

  发挥好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就是给乡村治理装上了一个动力强劲的火车头,带动村民致富奔小康,凝聚乡村振兴的人气。 (陈 沫)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