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推出一项堪称创举的“大动作”——全村历时一个多月、合力制定出的20条村规民约及详细释义,经配图、彩印、塑封后,正式下发到各家各户,并张贴上墙,成为全体村民的“行动指南”。
“饮马河畔,黑土地,花家村里,聚紫气;村级事务,行公义,集体决策,讲民意;党员干部,严律己,以身作则,榜样立;脱贫攻坚,谋幸福,产业带动,奔富裕;扫黑除恶,净风气,遵纪守法,除恶习……”据悉,这一贴合实际又朗朗上口的村民“公约”,现已进入编曲阶段,准备以村歌的形式在全村传唱推广。
花家村2015年被确定为省级贫困村。这几年,以扶贫工作为抓手,以产业建设为中心,花家村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村集体经济不断壮大。
“仓廪实而知礼节。”在今年年初制定工作计划时,“如何提升村民的精神风貌,更好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重要议题。经数次探讨,“制定人人乐于遵守的村规民约,促进村民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监督”在花家村成为共识。
经认真学习外地经验和前期筹备,自五一开始,在村党支部书记张文国、驻村第一书记马晓巍、驻村工作队成员刘航的带领下,花家村正式开始编写村规民约。
“我们逐条逐字地研究敲定,是否合乎国家法律和政策,是否合乎各级党委、政府要求,包括用词是否恰当,都经过了认真琢磨。”张文国说。
内容涵盖了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六清”、秸秆禁烧、服兵役等20条、280字的村规民约,配图生动、印刷精美;文字上注意规避了呆板的条条框框模式,以明白晓畅、通俗易懂见长,一发布就受到了村民的拥护和欢迎。2168字的详细释义,更是包含了花家村历史、地理、人文等信息,内容丰富,文采斐然,成为村民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
“成效是立竿见影的,从制定村规民约开始,村民自我管理的意识就大为提升。每家每户都自觉地把垃圾进行分类,全村变得越来越干净了;村里提供花籽,贫困户主动承担育苗工作,各家各户在房前屋后栽花种草掀起热潮;邻里之间也变得更和气了,原来有矛盾的,见对方有活儿忙不过来,都主动伸手帮忙了。”张文国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