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机关大院,走进农家小院,与乡村干部共话集体经济发展,与结对“亲戚”共聊家长里短,与有关部门共商脱贫大计,带着真心与真情、关怀与暖意,干群距离变得更近,鱼水之情变得更牢……大安市在开展“三帮扶一推动”活动中,上千名包村干部奔赴贫困村屯、田间地头,一身土、两脚泥,和群众一块苦、一块干、一块过,用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在脱贫攻坚中聚焦精准、对症下药、合力攻坚,全面扎实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庭院经济、产业扶贫、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工作,一份份浓浓的干群鱼水情再度温暖了江城大地的五月天。
“扶贫情话”暖心房
扶贫先要扶志。驻村帮扶不仅要把政策、资金、项目带下村去,更需要把贫困群众的心焐热、脑更新、劲鼓足,才能让贫困户的自主努力与外界助力同频共振,提升脱贫致富的内生动力。
趁着帮稻农育秧间隙,大安市委党校驻叉干镇扶贫干部,在农忙现场的大棚外开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政策宣讲会”。和村民处“铁”了的大安市委党校驻村干部纷纷打开了话匣子。“承包田地到期后再延长30年是个‘放心丸’,我们村里这稻香米品牌越来越响,大家更有盼头了。”“把产业发展好,带动贫困户就业,贫困户开展自主脱贫、合作社带动脱贫和国家扶贫政策相结合,大伙只要有信心,我们一定能早日脱贫致富。”以政策讲解、拉家常等方式的“农忙现场会”,让广大群众在轻松愉快、潜移默化中领会党的十九大精神和精准扶贫政策。针对镇里稻农正是育苗农忙的实际情况,大安市委党校、国电大安供电分公司等包保部门放弃休息时间,适应贫困户作息时间,将走家入户安排在晚间。“干部脚上有土,群众心中不堵。”一个个沾着泥土草屑的脚印,一道道被路灯拉长的身影,一次次农家屋舍的“促膝夜话”,都是扶贫干部辛勤付出的生动剪影。“手相牵,心连心,细叮咛,真帮扶。”“扶贫情话”让精准帮扶更有温度、让政策落实更有速度,让干部群众的心更近、情更暖。
助力庭院“土生金”
发展产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途径,更是长期脱贫不返贫的重要保障。在驻村帮扶活动中,包保红岗子乡的大安市委宣传部、大安市国税局等部门,积极引导村民开发利用房前屋后的空闲地,大力发展果树、特色种植等致富项目,做活庭院经济文章,让方寸之地成为增收致富的“聚宝盆”。
“房前屋后栽上果树,到时候不仅能吃上放心的水果,还能卖钱。”给果树浇水剪枝的马营子村贫困户李春彦说。像李春彦这样发展庭院经济的村民在红岗子乡已有1000余户。为了推动庭院经济发展,红岗子乡马营子村第一书记林英春奔走于村落之间,风风火火做发动。每到一户,他都与农民讲政策、算细账、谈收益。在他的努力下,全村农民都表示要继续发展庭院经济,脱贫劲头高、奔头足。红岗子乡干部群众树立了打造“绿色钱柜、立体钱柜、生态钱柜”的理念,把农户庭院开发作为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内容,按照“一村一品,一乡一特”的格局,采取“政策驱动、政府推动、典型带动、帮扶促动”等措施,引导扶持农户在自家的庭院前后精种精养、搞特色种植,并通过干部帮扶、电商产业园等举措帮村民搭建销售平台,走出一条在家门口建“脱贫钱柜”的发展之路。“这就跟我们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年贺词里说的一样,幸福都是靠双手奋斗出来。靠自己的双手,勤劳致富,发展农村的庭院经济,这是一个非常好的趋向。所以,作为下派干部,我们也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帮助贫困户发家致富。”大安市国税局驻八方村第一书记王智广说。
环境美洁“我帮你”
农村要想奔小康,环境卫生先变样。住得干净、住得整洁、住得舒适是每个群众的热切期盼。群众也迫切希望用自己的热情和行动改善自己的生活环境。群众所盼的事就是大事,就是最重要的事。
在“三帮扶一推动”活动中,大安市委宣传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深入红岗子乡开展帮扶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们撸起袖子、俯下身子,在主要村屯巷路清扫垃圾,帮贫困户清扫庭院,为村民送去了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和贴心的温暖。活动当天,虽然天下着微微细雨,路面潮湿泥泞,但是志愿者们热情不减,干劲十足,村部也把铲车和钩机奉献出来转运垃圾,以实际行动呼吁广大群众共同参与环境卫生整治活动,共同营造舒适、整洁的人居环境。
“阿姨,您最近身体怎么样?”“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吗?”……志愿者们来到贫困户韩立清家中,一起挑拣花生,亲切地交流沟通,详细了解2017年帮扶成效、扶贫政策知晓率和满意度等情况,并鼓励贫困户要积极主动、树立信心,在党和政府的政策帮扶下,依靠自身的力量早日脱离贫困。志愿者们来到马营子村李围子屯贫困户莫长义家中,立足村情实际,利用村民房前屋后的空余土地帮助种植黑豆。志愿者们齐上阵,蹲下身子撒种子,抬着水穿梭在地垅之间,庭院里热热闹闹的场景让莫长义感动地说:“还是党的干部好,帮我家干活一点都不见外。”在贫困户王校甲老人家中,志愿者们帮忙擦拭了所有门窗和玻璃,经过1个多小时的打扫,老人家中大变模样,室内焕然一新。
帮扶惠民实打实
帮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拔出“穷根”,不是喊在嘴上,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在行动上。
时值农忙时节,大安市老干部局邀请农技专家进田间、到地头、入瓜棚,“手把手、面对面”为贫困户提供服务,切实解决他们在生产中遇到的难题。大安市老干部局还组织大安市安广二院离退休党支部在乐胜乡开展了健康扶贫义诊活动,真正把健康医疗服务送到了群众家门口。义诊除设立固定义诊台开展常规检查、测量血压外,还免费为群众开展了血糖、血压、内科、心电图等各项检查。义诊现场,医护人员们仔细诊断病情、开具处方,对能现场施治的及时予以治疗,需要做进一步检查及治疗的,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就医指导和日常保健方法。此外,医护人员还就日常生产、生活中如何做好自我保健和预防知识进行了耐心讲解。此次义诊活动,受益群众达200余人,不仅密切了驻村工作队与群众的关系,也更加坚定了队员们做好驻村工作、为群众办实事好事的信心和决心。驻村工作队队员纷纷表示,通过义诊活动看到了基层群众对于医疗服务的迫切需要,今后一定会多开展这样的惠民活动,为村内民生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在思想上尊重群众,在感情上融入群众,在行动上深入群众……正是因为驻村干部真正扑下身子,把自己置身于群众当中,以自己的“辛苦指数”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幸福指数”,换来了群众的满意度和幸福感。好景最是柳绿。大安市上千名干部组成的脱贫攻坚“兄弟连”真蹲实驻在基层、诚心实意为民忙,使“三帮扶一推动”活动得以扎实开展,有力助推了脱贫攻坚进程,也必将会使全市广袤田野收获“树树皆秋色”的欢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