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天卖出5000多斤,接单突破3万斤!”
近日,蛟河市河南街道安乐村“第一书记”杨磊,前来参加2018吉林市第三届农产品展示交易会,原想“稳坐钓鱼台”,不曾想本来准备销展三天的货物,一天就被抢光了,这让他懊悔不已。强顶着“打击”如坐针毡候了两天,这不,手攥一摞订单,杨磊就忙忙地跑回村里组织村民挖地瓜了。
安乐村是市编办包保的省级贫困村,远离市区,三面环山,交通不便,人多地少,1/3都是偏坡地,沙土多,作物产量低,村集体经济滞后,贫困人口35户70人,贫困率8.9%。
3年前,吉林市编办与安乐村结为扶贫对子。扶贫工作组认真研究安乐村的资源优势和基本情况,踏查实地、分析土质、研究气候,认为地瓜种植产量大、技术要求不高,而且喜欢坡面、沙土地块,适合安乐村种植和大面积推广。
把准了“脉”,接下来便是“求医问药”。杨磊带领村干部和种植户奔赴段吉、白石山、铁岭市等地,学习地瓜种植经验,研判市场前景,并从山东引进传统红皮地瓜种苗,鼓励村民大胆种植。刚开始,大部分贫困户犹豫不决——没有成功经验,能卖得出去吗?大户带小户“捆绑式”帮扶,签订收购合同订单式生产——扶贫工作组再出新招,激发了村民的种植热情。
地瓜在种植当年获得丰收,这让贫困户吃下一颗定心丸。市编办全员发动找销路,干部职工主动购买,动员亲戚朋友推销,转发朋友圈传播信息,2016年帮助村民销售地瓜3.3万斤。2017年,当地地瓜销售8万余斤,30户贫困户借此实现脱贫。
安乐村的地瓜销量翻着跟头往上涨,秘诀何在?
“我们的地瓜从育苗到采收全过程标准化管理,种植前优选地块确定生产基地,生长期使用放心农家肥,上市前逐一筛选装箱,每个环节专人负责,全程质量可源头追溯,从而保证了‘好吃’。”早把自己当成村里人的杨磊的“第一书记”质量代言土洋结合。
目前,安乐村的地瓜销售订单已突破20万斤,远销到梅河口、珲春等地。靠着这些荒坡坡生出的“金蛋蛋”,安乐村今年有望彻底甩掉“穷帽子”。
“下一步,我们还将引导村民做好地瓜后续文章,一方面引进紫心薯、红心薯、黄心薯等新品种,以满足各方面人群需求;另一方面发展地瓜粉、地瓜果脯等地瓜深加工产业,让‘金蛋蛋’进一步变成‘软黄金’。”在杨磊的心中,精准脱贫之际正是乡村振兴起步之时。 (李伟洪 王明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