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04月11日
首 页 领导讲话 动态信息 政策文件 项目管理 合力共建 宣传培训 典型聚焦 扶贫攻坚 乡村风貌 探索研究 外埠经验 文化生活
以村庄环境整治为抓手 建设美丽江宁新农村
发布时间: 2015-03-17 02:21:00 来源:

  位于江宁区汤山街道高庄社区西侧的下高埝村,紧邻337省道,高堰河穿村而过。在村内的市民休闲广场上,临水栈桥、休憩凉亭等与整治一新的村庄构成一幅美丽画卷。这是江宁村庄环境整治的一景。到目前为止,江宁区已经完成了1818个村庄环境整治任务,其中创建了49个省三星级康居乡村。江宁区以江苏省美好城乡建设行动启动仪式在江宁举行为契机,着力在村庄环境整治行动上探索新路径,奋力以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成效,为江宁建设生态乐居现代品质新城创造新经验,为江苏两个率先增添新的丰富内涵。在超额完成省、市下达目标任务的基础上,打造成以金花村为代表的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美丽新农村,为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树立了典范。通过村庄环境整治,改善了村庄环境面貌和农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发展。 

  村庄环境整治牵手现代农业园区 

  江宁区在实施村庄环境整治的过程中,将村庄环境整治与建设现代农业园区相结合。按照规模化、园区化、产业化发展思路,全力打造横溪台湾农民创业园、汤山翠谷2个国家级现代农业园区,以及谷里、湖熟、淳化、江宁街道4个省级农业科技园,建设连片成园的设施农业基地。同时,大力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工程,进一步提升园区的综合生产效益和带动农民致富能力,为村庄环境整治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另外,将村庄环境整治与发展休闲农业旅游相结合。按照大都市带动新农村建设的理念,江宁区出台了专门的扶持指导意见,2012年精心遴选5个基础条件较好、特色鲜明的村庄,作为江宁乡村旅游示范点进行重点整治和高起点规划建设。2012年江宁区打造了石塘人家、东山香樟园、世凹桃源、朱门人家、汤山七坊五朵金花示范村,开放后得到一致好评。2013年打造了江宁黄龙岘、谷里大塘金、淳化马场山、汤山汤家家、湖熟杨柳湖等新金花村。省住建厅和省旅游局认定前石塘、后石塘、锁石、世凹村为江苏省特色景观旅游名村,后石塘宜成土菜馆等8家为江苏省康居乡村乐游农家。村庄整治较好地解决了农民资产增值和增收问题。将村庄环境整治与组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相结合。整合村级和农民的存量资产、闲置资产,放大农民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增值效应,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土地股份合作、农村社区股份合作等合作经济组织。鼓励农民特别是在村庄环境整治中涉及动迁的群众以房权换股权,以资金、劳务、物业权入股,发展富民资产合作社,提高财产性收入。 

  五朵金花惠及村民 

  2013年年初,江宁区规划部门组织编制的又一批都市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规划顺利通过了专家评审。在成功打造都市生态休闲旅游示范村——“五朵金花后,江宁区又以新一批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的规划建设为载体,推动美丽乡村建设提档升级。 

  与原有的五朵金花相比,江宁新一批都市生态休闲农业示范村的规划更加注重乡村特色的挖掘和立体多元乡村旅游体系的构建,注重拓展农家住宿、农特产品开发、农业产业特色化、农村生产生活体验等旅游功能,让记者耳目一新。 

  大塘金村以芳香谷里,养身大塘为主题,借助丰富的水、花、茶、药等自然资源,着力打造以养生文化为内涵,融花草体验、休闲度假、膳食调理、康体运动及熏衣草综合产业为一体的南京市山水芳香养生第一村 

  黄龙岘村以品茗黄龙,岘里得闲为招牌,注重茶文化发掘和茶产业拓展延伸,积极打造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的南京市特色茶文化休闲旅游第一村 

  杨柳村以杨柳古韵最南京,金陵民俗第一村为内涵,在保护其原有乡村生态元素基础上嫁接完善生活配套设施,打造融文化体验、乡村休闲度假、商务社交、创意创业多功能复合的全景体验式都市乡村情景基地…… 

  在汤山街道社区成立的七坊农家乐合作社,今年45岁的唐家珍是最早开业的农家乐餐馆老板。她开心地说:我自己投资也就几万元,外部美化、绿化、亮化,还有宣传,都是政府帮忙,赚钱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 

  167名帮扶干部的帮助下,后石塘村农户全都加入了石塘人家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村民王宜成拿出家里的3间房交给合作社统一经营,夫妇俩在合作社上班,一个做厨师,一个做服务员,月收入加起来3500元,年底还有分红…… 

  美丽乡村各具特色 

  村庄资源禀赋各有特色,乡村情况也千差万别,村庄环境整治不可千篇一律,必须尊重禀赋特征、尊重历史文脉、尊重发展基础,因地制宜,尤其注重乡村人文气息。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中,江宁区坚持把文化作为活的灵魂,大力塑造乡村个性,切实做到有形资源有效开发、无形资源演绎放大。一方面,加强重点历史文化遗存保护。坚持整体保护、活态保护、原真性保护和动态保护相结合,有效保护、修缮和整治杨柳村、佘村、窦村、花塘村等古村,采取产业化运营方式,建成杨柳村民俗文化创意园,做好方山大鼓、铜山高台狮子等重点非遗保护项目传承村的建设,促进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显著提升古村文化内涵。2013年,杨柳村成功入选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和省第七批历史文化名村。另一方面,推进村级公共文化服务转型升级。在村庄环境整治中,建设一批满足人民群众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享受公共文化服务的五星综合文化站、村文化室和室外广场活动场所,实施农家书屋向自然村延伸工程,建设城乡一体、全面覆盖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促进文化基础设施布局更科学、结构更合理、受益更广泛,更好地满足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  

  江宁区按照原生态、慢生活、新农村定位,研究确定了江南民居风格,努力实现历史、文化和自然的完美融合,建设具有江宁地方特色的美丽乡村。江宁区打造了都市生态休闲农业五朵金花新金花示范村建设,将农民的生活资料变成生产资料,助推了农民增收,保护了区域生态,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将村庄环境整治与乡村旅游、特色产业发展很好的融为一体,形成了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拓宽了农民增收致富的渠道,重点是打造了一批独具特色的乡村风格,如:横溪街道后石塘村按照苏派建筑风格进行建筑改造,以原生态、慢生活、新农村的定位,建成江南民居风格的山乡特色新农村;谷里街道世凹村旅游特色村规划设计风格以徽派建筑为主格调,突出亲山、近水,打造融自然、山、水、林、居为一体的江南田园风光;江宁街道黄龙岘村以茶文化为主题,建设融品茶休憩、茶道、茶艺、茶俗、茶浴体验、茶叶展销、研发、生产、茶宴调理、特色茶制品购买为一体的乡村特色茶庄,打造金陵茶文化第一村。 

  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是统筹城乡发展,提升农村环境品质的重要举措,江宁区将着力在村庄环境整治新一轮行动上探索新路径,以城乡统筹、一体发展的新成效,建设都市美丽乡村、农民幸福家园。 

责任编辑: 丁晓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