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持打造宜居环境、共享发展成果的理念,2017年以来,白城经济开发区西郊街道办事处在经开区党工委、管委会的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多措并举,开展了试点村屯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西郊街道创新农村卫生管理机制已然形成,走上了打造宜居乡村环境管理工作创新之路。
高度重视,建章立制。经开区管委会高度重视,分管领导多次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到街道、村屯实地调研,针对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及人居环境改善工作提出具体指导意见和实施方案。西郊街道成立了以居委会主任为组长、各站办所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小组,各村成立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办公室,各社设立了环境卫生巡查监督员,形成了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政府扶持、领导主抓、部门负责、专人管理、村民监督的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责任体系。制定下发了《西郊街道2017-2018年人居环境改善八项重点工程实施方案》和《西郊街道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实施方案》,进一步明确了各级重点工作任务,形成了人居环境与乡风文明相互促进的良好局面。
集中整治,创新管理。以治脏治乱治差、绿化亮化净化为重点,全面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14个行政村先后清理村屯垃圾、规范柴草垛、清除村屯道路两侧边沟、清运禁养区内养殖户禽畜粪便,累计出动铲车5300余台次、翻斗车4160余辆次、人工千余次,清理垃圾近14万立方米。各村累计拆除违章建筑146处,修建排水沟3500多米,安装路灯541盏,铺装彩砖4000多立方米,植树8937株,村容村貌大为改观。为破解定期清理垃圾成本高、效果差这一难题,解决卫生保洁员作用发挥不到位、街道卫生管理办公室力量不足、保洁设备配备不齐、村屯生活垃圾堆积清理不及时的问题,西郊街道在充分调研论证及借鉴城市弃管小区管理优秀做法的基础上,成立了源头可控、政策兜底、不以盈利为目的的直属物业公司,对无村集体收入或收入较低的村屯进行政策兜底。通过实行市场化运作、村集体购买服务的方式,实施农村生活垃圾专业化管理。西郊街道直属物业公司先后对11个自然屯进行现行试点,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上级认可、群众满意。西郊街道给予直属物业公司设施设备、保洁员选聘、协调村屯配合等方面的扶持。创新管理实施后,街、村两级干部由原先的垃圾清运工作执行者变为监督者,环境卫生管理工作取得良好效果。
分类施策,强化监管。西郊街道14个行政村区域广、面积大,占经开区总面积的68%,包含6个城中村、3个近郊村、5个远郊村,各村集体收入、村屯基础设施建设、村风民风等都存在较大差异,为实现环境卫生长效管理,西郊街道根据各村实际情况,采取“一村一政策”“一屯一议”“特事特办”等管理方式,分类管理,分段实施,逐步形成了农村卫生管理模式灵活多样、规范有序的特点。具体做法为,经开区财政进行试点,对41个自然屯的卫生管理费给予3年财政补贴,委托街道直属物业公司负责垃圾管理清运。在财政补贴的3年期间,通过规范管理,力争改变村民长期形成的垃圾乱倒、脏水乱泼、柴草乱堆的陈规陋习,养成讲卫生、爱家园、重环境的良好新农村生活习惯。3年后,根据实际情况,针对无村集体收入或收入较低的行政村,通过向上争取及街道扶持的方式解决卫生管理费用问题,由街道直属物业公司政策兜底;针对村屯基础设施较好、村集体收入较多的行政村,实行市场化运作,聘用信誉好的物业公司,保洁人员由引进的物业公司在本村困难家庭雇用,经培训后上岗,服务费由村集体自行负责;水源地保护区附近村屯、辖区河道及两岸环境卫生由街道办事处聘用物业公司负责,实行保洁员日保洁、日清运,村屯检查、街道监督管理制度。街道党工委成员、站办所主要负责人对村屯环境卫生双重包村管理,每月至少入村3次进行全面督导;各村环境卫生办公室成员包屯,每天对本屯环境卫生情况进行检查。
宣传引导,形成合力。充分发挥党建平台作用,利用村屯广播、党风廉政文化建设长廊进行党建、和谐邻里、文明村屯建设等方面的宣传,引导村民树立主人翁意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自觉维护整洁环境,形成文明健康、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通过召开村屯环境整治动员大会和村民代表会,全面提升村民的自我管理和自觉参与、保持和推动环境卫生工作意识,树立“人人讲文明、户户讲卫生、家家讲环保”的良好风尚。截至目前,西郊街道直属物业公司已经接管于家村、代家村、河北村等11个自然屯的环境卫生管理工作,水源地保护区、河道及两岸环境卫生管理也进入了规范化、常态化。如今,西郊街道农村环境卫生越来越好,人居环境明显改善,村民归属感、幸福感普遍提升。 (许福春 薄秀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