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间:2024-09-29 06:54
- 来源:
长春市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与长春市科技局、长春新区签订承接吉林大学自动轮智行底盘成果转化项目,得到长春市种子基金首笔投资500万元。图为D01型号(红旗Ehs9)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实验车平台。
创新研发再突破,产业链条再拓展,服务载体再筑牢,今日长春,已进入科技创新的“活跃期”。
据了解,去年长春市科技成果本地转化2050项,增长141%;年度认定高新技术企业首次超过1000户,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增长17.3%;长春全球科研城市排名上升4位,首次进入全球科技创新中心百强榜……
这是一份厚重的成绩单,这是长春人民万众一心创新创业的激情,更是长春高质量发展之路上铿锵的脚步。
科技成果加速“落地生根”
让科技成果落地生根,长春市涉深水、趟新路、亮硬招。围绕科技成果本地转化突破3000项目标,打好政策、机制、平台、服务“组合拳”。
广发英雄帖,开门纳英才。长春市科技局牵头起草了《长春市科技领军型人才“百人突破”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确定到2025年底前,累计从科技创新、科技创业、科技创投领域培育和招引100名左右科技领军型人才的目标,目前,已完成项目申报指南初稿。
强化人才引育留用,联合省科技厅举办长春专场初级经纪人培训班,新培育技术经纪人300人,为促成科技成果交易、促进成果转化提供有力保障。
突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扎实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着力构建上下游紧密合作的创新联合体,坚持科技、产业、教育、人才一体推进,产学研用一体发展,切实凝聚起政府、企业和高校院所的合力,让更多创新红利充分释放。
走进长春市高新创投产业园,在麦迪克智行汽车科技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公司董事长、吉林大学教授靳立强正为样车换上其团队研发的自动轮智行底盘。
“如果没有长春市的大力支持,我们的项目落地不会这么顺利。”靳立强说,自动轮智行底盘技术由其团队自主研发,拥有100余项发明专利,不仅可以实现汽车原地转向、横行等功能,还具有大幅降低造车成本的潜力,备受市场关注。
其实,这一项目原本打算在省外落地。靳立强说,去年,他带着项目在长春进行路演,本意是想寻求一些融资支持。没想到,路演刚结束,长春市科技局的团队就找上门来,与他对接科技成果在长春进行产业转化的可能。
去年以来,长春市组建了4个科技成果转化专班,发掘出适合本地转化项目300余项,让高校、科研院所“待字闺中”的科技成果持续释放创新活力。
不断聚焦产业创新需求,连续3年实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重大科技专项,吸引全国创新主体,攻关汽车产业“新四化”33个重大项目。累计突破高效高速电驱、智能线控底盘等451项关键核心技术。
通过建设平台赋能转化,今年,长春市持续支持吉林大学概念验证和中试项目遴选,投入3200万元支持26个优秀成果转化项目。“氢储能系统关键控制技术及装备产业化”“牛肺源肝素和多肽中试生产”等8个项目已有意向投资企业;“Overhauser磁力仪产业化中试”“大型钢结构用长效聚醚醚酮防腐涂料产业化中试验证”等项目将解决技术问题,突破国外垄断。
发掘项目只是开始,更根本的是从体制机制着手。
长春市专门成立了科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吉林大学出台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实施细则,东北师范大学与一汽集团联合建设“红旗学院”定制培养汽车转型创新人才,吉林农业大学职称评聘独立设置“推广型教授”。
“‘指挥棒’鼓励科研人员把科技成果向产业转化,这让我们吃下了‘定心丸’。”靳立强说,“现在科技成果转化渠道更顺畅了,心里头干劲满满!”
今年上半年,在长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本地转化1450项,同比增长70.8%。这项跃升正是长春厚积薄发的结果。
围绕挖成果、抓对接、促转化等重点环节,长春市努力当好高校院所与企业之间的“官方红娘”。
4月,全市召开成果转化战略合作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充分调动在长高校院所成果转化积极性、主动性。
鼓点频敲,脚步密集,一系列推动创新的行动不断推进。
聚焦服务创新,对接成果转化供给端。全市转化专班遴选出适合本地转化项目300余项。成功将原计划转化到上海的“基因测序试剂盒”等优质项目留在长春。实施科技成果转化支持计划,共有1200余户企业吸纳高校院所科技成果,提升企业竞争力。
聚焦企业创新,首批“揭榜挂帅”项目面向全国发榜,吸引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国内25家高校院所和企业申报揭榜,市科技计划立项支持7项。
以不息为体,以日新为道。今年以来,长春市突出科技创新“第一动力”,大力推进科技成果本地转移转化,加快建设国家区域科技创新中心,从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到推动双链融合,从引才育才到打造创新生态,一系列政策措施加紧落实,全盘布局次第展开,产业不断跃升,成果不断涌现。
今年,长春高新技术企业总数力争突破3000户,越来越多“专精特新”企业力争在核心技术上实现创新引领、对接产业链条,让科技成果转化加快落地,促使自身韧性不断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持续提升。
金融“活水” 浇灌“科创之花”
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工厂车间并非一帆风顺,如何让这些有发展潜力的“种子”享受到充足的“阳光雨露”?
在吉林大学概念验证中心,吉林大学科技开发中心主任刘岩峰正盘点着手头可以进行落地转化的科技成果。“我们概念验证中心聚焦的就是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遴选出优质的项目并为其赋能。”刘岩峰说,科技创新成果要想走向产业化,需要通过“小试”“中试”等环节不断改进生产工艺,而这往往成为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大障碍。
为补齐这一短板,2023年,长春市科技局与吉林大学共建概念验证中心,遴选优质项目并为项目中试等环节提供专项资金支持。在此基础上,概念验证中心还为通过遴选的项目提供创业培训、知识产权辅导等全方位服务,充分激发了科研人员成果转化的积极性。
“中心去年先后帮助78个科技项目进行概念验证,通过验证的23个中试项目全部实现本地转化,其中就包括靳立强的项目。”刘岩峰说,今年征集遴选的首批中试项目更是大丰收,26个项目通过专家评审获得重点支持。
针对科技成果转化,长春市还设立总规模10亿元的长春未来种子基金,设置高达50%的容错率,并限定每笔投资的上限为500万元,坚持投早、投小、投科技,用精准浇灌助推优质项目的快速成长。
长春理工大学教授于源华就是未来种子基金的受益者。“2023年我开始创业,不缺核心专利,但是资金面临着很大的缺口,不知道从哪儿筹钱。”于源华说,是长春未来种子基金的支持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基金工作人员主动联系他,3小时就敲定了200万元的投资额度。经过评估后,3个月的时间,资金就打到公司账户上,推动企业走出了发展低谷。
长春未来种子基金管理人孙明远介绍,目前,首期种子基金30个项目完成全部投资,投资额9000余万元。
基金还会为项目提供对接政务服务、争取落位场地等多元赋能,进一步助推有前景的企业和项目加速孵化。帮助理工大学王进贤项目团队对接一汽集团,推动“全固态锂电池硫化物固体电解质产业化”项目列入一汽研发总院重点产业化项目;推动长春麦迪克智行有限公司与中航工业就机场专用车达成合作意向;促成星博医疗与上市公司乐凯医疗开展合作;推进光泓科技与日本、德国签订两款棒镜订单;推动必捷必汽车电子开展第二轮、第三轮融资,并入围一汽集团同时拟开拓海外市场。
为有创新活水来。
长春不断提高支持力度、广度、精度,形成科技、产业、金融相互塑造、紧密耦合、良性循环的发展格局。
今年上半年,长春市组建了二期种子基金,组建规模1亿元,已投资完成30个项目,三期种子基金已经开始筹建。将继续挖掘优质项目资源,今年力争完成投资项目100项以上。
积极引导各相关机构积极探索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新路径和新模式,为科技型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的多元化接力式金融服务,对优秀的“种子”精准浇灌。
生物基止血耗材及高端医美化妆品项目,掌握多项核心技术,拓展多个水凝胶的产品种类,包括伤口敷料、高端凝固态化妆品、手术缝合线、止血材料、柔性传感等产品。其中,两款核心产品实现进口替代,满足手术快速止血需求;
基因突变检测试剂及仪器开发项目拟投资300万元,未来,该项目将在长春建立国内首个非扩增基因突变检测平台,有望成为行业独角兽企业;
……
长春逐项攻坚突破,对相关领域重点企业,以超常规最大力度精准支持。让更多科研成果加快变成产业成品和发展结果。
创新产业集群呼之欲出
去年11月,一款“不需要跑道,能在零下40摄氏度、海拔5500米以及在7级强风中正常起降飞行”的硬核无人机引得业内外人士连连赞叹!这款全球首创的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正是由落位于长智光谷产业园的长春长光博翔无人机有限公司研发的。
长光博翔是长智光谷产业园重点项目。在企业研发中心,技术人员正在推进双飞翼垂直起降固定翼无人机产品的迭代升级。
“目前,定型并量产的三款机型已进入终端销售市场。”公司市场部经理廖东坡说。未来,全系无人机预计年产可达3000套,直接产值3亿元至5亿元,集成相关挂载设备后总体产值可达6亿元至10亿元。
园区对长春来说,是积极融入发展战略的前沿阵地,还是承接产业转移推进产业优化升级的核心载体。
去年8月15日,长春市召开“政产学研协同地校院企携手创新引领长春振兴突破发展大会”,市政府、高校院所、开发区三方签署了共建首批科技产业园区(研究院)协议,首批合作共建8个科创产业园。如今,已经投入使用的园区科技创新活力迸发,在建的园区开足马力加油干。
位于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的吉兴产业园目前主要建设丙类厂房、办公楼、设备用房、会议中心、下沉广场等。该项目由吉林大学与长春新区共建,总投资11.4亿元,依托吉林大学学科优势和校友资源,三年内,预计引进项目80个以上,孵化科技企业50家以上,其中,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最重要的是,在全市市、区两级和各高校院所同向发力、高质量、快节奏的打造下,吉兴产业园仅用4个月时间,就实现了从项目谋划到具体落位,项目一期已于本月开园,主要承接吉林大学的成果转化及校友投资项目的产业化,“商用车液力缓速器”“低成本高性能镍电极制备”等8个项目将首批落位。
同样,长春理工大学和净月高新区共建的芯光产业园,在签约仅1个月后就正式开园,以“芯”为特色、以“光”为优势,目前已引入企业56家,其中“专精特新”企业8家。
为了能够加快这些园区落位,长春市不断加速园区“硬”环境建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密切联系高校院所,深入对接项目课题组,坚持常态化开展项目路演,组织企业方、资本方与科技成果嫁接,促进更多的科技成果转化落地,促成更多的企业项目落位科技产业园,并加快政策调整及兑现。
一座座现代化的科技建筑拔地而起,一家家科技创新企业纷至沓来,一件件科技产品已经从园区走入市场……长春以科技创新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让更多“顶天立地”的高科技转化为“铺天盖地”的生产力。
当前,长春市政府、开发区、高校院所共建12个科技产业园正式投入运营9家,入园企业146家,转化科技成果200余项,集聚科研人员1000余人,2023年营收超过11亿元。
一个个科创园区,赋予长春经济更多新的增长极,正挺起长春高质量发展的“脊梁”。
紧跟国家重点实验室优化重组步伐,积极配合省科技厅推动市域内国家重点实验室参加优化重组,一汽高端汽车集成与控制、吉大汽车底盘控制与仿生全国重点实验优化重组成功。大力推进长白山、三江、吉光三个省实验室建设,已确定建设方案,分别落位长春新区、净月区和经开区。
长春,既有提供基础性战略性研究平台,又有聚焦重大产业的创新平台,还有灵活的科创平台、科创中心,正不断打造完整的科技创新平台体系。
加快突破,打破壁垒,深度融合,努力多出战略性、关键性重大科技成果。我们看到,今天的长春,正猛踩油门、引擎轰鸣,推动科技创新这辆“跑车”跑出加速度。(王焕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