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二场)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月20日10时举行《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宋建军、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省市场监管厅副厅长陈宇、省政数局副局长孙士学、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总经济师田骅、长春海关副关长张君一同参加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贾鹏锋主持。
吉林省政府新闻办于2月20日10时举行《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新闻发布会(第二场)。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宋建军、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省市场监管厅副厅长陈宇、省政数局副局长孙士学、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总经济师田骅、长春海关副关长张君出席并回答记者提问。发布会由省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处处长贾鹏锋主持。
贾鹏锋:
各位媒体朋友:
大家上午好!欢迎参加《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系列新闻发布会,今天是第二场,我们邀请省委金融工委副书记宋建军先生、省人社厅副厅长黄明先生、省市场监管厅副厅长陈宇女士、省政数局副局长孙士学先生、国家税务总局吉林省税务局总经济师田骅先生、长春海关副关长张君女士,共同回答大家感兴趣的问题,请各媒体对新闻发布会的内容充分关注和深入报道。按照惯例,提问前请先介绍自己所代表的媒体机构。
人民网记者:
提升金融服务质效,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是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的关键要素保障,请问相关部门对此有何安排,下一步如何推动落实?
宋建军:
融资难、融资贵是全社会关注的问题,也是金融部门致力解决的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金融高质量发展,要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刚刚召开的优化营商环境大会,省委省政府对于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做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我们会同金融管理部门一直驰而不息的抓这项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2023年,全省贷款增量、增速居东北三省首位,中型企业、小微企业贷款增长均10%以上,高于贷款平均水平。
按照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的具体要求,我们将继续做好以下几项重点工作。
一、扩大资金供给规模。我们将加大信贷投放作为主攻方向,落实好国家货币政策,将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从2%下调至1.75%,将普惠小微企业贷款认定标准由单户授信不超过1000万元,放宽至不超过2000万元,对符合条件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发放的普惠小微贷款,按贷款余额增量的1%提供激励资金。进一步加强调度,针对在调研中了解到金融机构信贷投放遇到的实际困难,协调各部门加以解决,引导金融机构持续扩大信贷投放。
二、保障好重点领域融资。为落实好中央支持民营经济壮大的政策方针,2023年我们主动谋划,实施了助力经营主体培育首贷拓展行动,实现首贷户余额、户数“双增”。今年,我们将在扩面上下更大气力,花更大功夫。力争新增首贷经营主体1万户、新增首贷金额200亿元。围绕科技创新、民营经济、乡村振兴等重点领域,组织“金润吉科”“一县一业”等金融支持专项行动,力争新增科创企业融资担保业务5亿元以上,进一步提升民营企业贷款占比,争取“千亿斤粮食”“千万头肉牛”贷款分别增长20%、30%以上。继续做好重大项目融资保障,提高项目推荐数量和质量,力争推荐项目不少于6000个。
三、持续提高金融服务质效。一方面,做好服务“加法”,我们坚持面上统筹和个案协调,做实做细科技、绿色、普惠、养老、数字金融“五篇文章”,今年将继续加强对接,力争金融对接活动不少于700场。同时,及时跟踪资金落实情况,推动尽早落地,提升企业信贷获得感。另一方面,做好成本“减法”,当前,新发放企业贷款加权平均利率4.56%,达到近年来最低水平。在此基础上,将继续引导利率下行,保持政府性融资担保费率在1%以下,为小微企业发展提供全方位金融支撑。
四、助力政策落地。聚焦培育“四大集群”、发展“六新产业”、建设“四新设施”,我们将统筹推动各部门各机构,加大力度贯彻落实好各项普惠金融政策,密切跟踪实施情况,该完善的及时完善,让经营主体和人民群众应知尽知、应享尽享,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力。将进一步丰富金融产品,扩大知识产权质押、应收账款、组合担保等特色产品运用。加强与行业主管部门协同联动,推动涉企信息共享,提高“吉企银通”“吉农金服”对接质效。
破解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复杂的艰巨任务,需要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发力,推动双向奔赴。在供给侧方面,我们将继续引导金融机构降低门槛、提高效率,提升经营主体信贷获得感。下一步,在供给侧方面,要做到扩面、增量、降本、提质,组织金融机构加大投放力度。在需求侧方面,会同行业主管部门引导企业完善信用结构,提升融资能力。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融资难题一定会尽快得到缓解。
中国新闻社记者:
作为经营主体登记机关,市场监管部门在经营主体全生命周期中都发挥着重要作用,特别是市场准入准营效率更是经营主体非常关切的话题。请问市场监管部门在优化市场准入准营环境方面有哪些服务措施,能给经营主体带来哪些好处?
陈宇:
正如您所说,市场监管部门肩负着市场准入和退出的重要职能,在经营主体的全生命周期当中,市场监管部门与主体的联系十分密切。今年以来,按照省委省政府的安排,省市场监管厅将坚持需求导向和问题导向,聚焦准入准营过程当中的关键卡点,围绕“高效办成一件事”,突出“三个强化”,实现“办事方式多元化、办事流程最优化、办事材料最简化、办事成本最小化”的目标。
一是强化制度创新。我们将从三个方面入手来解决群众办事关键卡点。首先,优化市场监管部门行政许可办理。依托许可e窗通系统固化审批流程,实现市场监管领域17个大项、37个小项行政许可“一网通办”“不见面审批”,打造认流程不认面孔、认标准不认关系的无差别办理体系。其次,解决经营主体“准入不准营”问题。深化“证照一码通”改革,依托准入e窗通系统,根据每个经营主体的经营范围来智能推荐需要办理的许可事项,由系统自动生成整合了多个许可事项的电子申请表单,推送至相关部门,相关部门在规定时限内在线并联审批,审批后将许可信息同步整合至营业执照二维码当中,做到“一键导航、一表申请、一次办理、一码关联”,实现准入准营同步提速。第三,解决经营主体非常关切的“入市容易退出难”问题。全面推行企业注销“一件事一次办”,对未发生债权债务或已将债权债务清偿完结的经营主体,以承诺方式实施简易注销程序,注销公告时间由45天压缩至20天。依托注销e窗通系统,整合市场监管、税务、社保、海关、商务等部门注销功能,实现一次申请、分别受理、同步推送、并联办理。
二是强化数字赋能。首先,要进一步优化升级e窗通系统。结合新《公司法》实施,对群众反映和我们主动发现的操作问题进行集中优化,确保系统好用、易用。其次,要深化线上“一网通办”。将充分运用大数据、区块链、AI等新技术,集中打通系统堵点,将经营主体设立、变更、注销等信息及时推送至相关部门,做到实时共享,实现群众办事申请一次提交,办理结果多端获得。第三,要围绕“开办餐饮店一件事”,进一步延伸服务链条。在原有企业开办环节“一次办”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将“一件事”向公共服务领域延伸,为经营主体提供免费大礼包,实现宽带办理、外卖平台接入、经营码发放等餐饮业主体急需的高频服务事项“一网通办”,最大限度利企便民。
三是强化服务升级。我们将采取四项举措。首先,建立企业开办辅导机制。对重大招商引资项目实施“一对一”服务,对“四大集群”“六新产业”企业做到重点服务,对中小微企业实行跟踪服务。其次,做好吉林省“自选动作”。我厅将充分发挥系统优势,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不断增项扩面,逐步把市场监管部门所有的涉企服务事项全部纳入“高效办成一件事”范围,并将受惠范围由企业拓展到个体工商户、农民专业合作社等所有经营主体,进一步提升获得感和满意度。第三,拓展办事场景。积极推动e窗通系统进乡村、进社区、进银行、进校园、进商超、进孵化基地等,将服务触角延伸至企业群众身边,提供24小时不打烊的政务服务。第四,畅通经营主体诉求反映渠道。提升400热线电话服务质量,健全完善知识问答库,做到一般问题即时解惑,疑难问题限时反馈。同时,在各级政务服务大厅设置360多个“怎么能办”窗口,大力推行“五办”服务,及时解决群众办事中的“疑难杂症”。依托e窗通系统,推出不见面“好差评”服务,为办事群众提供能保密、受保护的评价反馈渠道,进一步改进窗口服务作风。
国际在线记者:
人社部门在推行企业员工招聘“一次办”方面都有哪些举措?
黄明:
近年来,省人社厅为进一步优化政务服务、提升行政效能,以营商环境建设需求为先导,从企业和群众视角出发,加强整体设计,推动模式创新,提出企业员工招聘“一次办”,包括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登记、就业登记和社会保障卡申请共4项业务。在线上平台(如吉林智慧人社)推出“企业员工招聘‘一次办’”页面,整合业务模块,企业和群众在一个页面填报数据后,人社部门以内部数据共享形式推送至劳动用工备案、社会保险登记及就业登记平台,无需办事人员重复填报,并关联社保卡申请业务,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便捷服务。
凤凰网记者:
《吉林省2024年营商环境优化重点行动方案》明确,推行企业诉求直达机制,建立跟踪办理机制,推动企业诉求高效回应。请问省政数局在这方面有哪些具体措施?
孙士学:
良好的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经营主体关切和感受,建立多种渠道和机制,积极协调解决企业遇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省政数局统筹推进接诉即办改革,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为主渠道,整合非紧急类政务服务便民热线、媒体机构留言板、领导信箱等各类诉求渠道,积极搭建企业诉求反映平台。
今年,我们将全面推行接诉即办改革,打造便捷、高效、规范、智慧的政务服务“总客服”,推动企业和群众咨询、投诉、求助和建议接诉即办。一是在“吉事办”PC端、移动端开通企业诉求通道,畅通企业线上线下诉求反映渠道,及时接收各类经营主体反映诉求。二是围绕企业和群众诉求,健全“接诉、转办、办理、督办、反馈、办结”工作制度,确保接得全、派得准、办得好。三是对承办单位办理情况定期通报,督促推动办理。对逾期未办结、办理质量不高、回访评价不满意的诉求,进行书面督办,进一步提升“办”的质效,让企业和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四是聚焦企业和群众反映集中的共性诉求,加强分析研判,提前发现潜在问题,通过“点”上问题解决,推动“面”上综合治理,实现主动治理、诉求减量。
吉林广播电视台记者:
2023年以来税务部门在优化营商环境、保障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方面有哪些成效?2024年,在推行退税提醒方面有何新举措?
田骅:
一直以来,税务部门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积极落实落细税费优惠政策,不断创新办税服务举措,着力为广大市场主体“强信心、增动能、添活力”。
具体来说,一是在税费优惠政策落实方面,严格落实延续实施和新出台的各项税费优惠政策,2023年全省新增减税降费291.3亿元。推出税企直联包保服务,推动税费优惠政策直达快享。其中在企业所得税退税环节上,建立“直达快退工作法”,2023年为全省6629户企业办理退抵税18.48亿元,有效助力稳定市场预期、激发市场活力。
二是在创新服务举措方面,连续第十年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打造“10分钟办税缴费服务圈”,设置税费自助服务驿站111个,“场景化、多功能、问办一体”的新型办税服务模式初步建成。与金融机构合作,通过“银税互动”平台推动金融机构快速为中小微企业发放贷款,惠及企业1.9万户次,缓解了企业融资难问题。
三是在政策宣传辅导方面,构建了税费政策精准推送机制,按照“一政策一方案”要求,完善省、市、县局三级联动、网格员兜底服务推送工作机制,强化跟踪问效。2023年累计开展政策精准推送370万户次,基本实现了从“人找政策”到“政策找人”。
四是在征管效能升级方面,整合增值税、企业所得税、财产行为税类等多个税(费)种申报表,合并为一次申报。实现多税种“一个入口、一张报表、一次申报、一次缴款、一张凭证”,有效地压缩了纳税人的办税次数和时间成本。
五是在部门联动共治方面,与省工商联共同优化升级“税商联动2.0”机制,开展“八对接”专项行动,在全省建立50个“重大项目服务专班”,设立21个“就业创业税费服务站”,联合为企业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关于优化退税提醒工作,是本次《行动方案》中的一项举措,具体来说,在企业所得税退税环节,升级完善税收核心征管系统和电子税务局,对符合条件的纳税人实现汇算清缴退税、误收多缴退税自动推送提醒并自动退税。具体流程为,对单户企业汇算清缴应退税额不超过1万元且符合纳税信用等级等条件的,办税系统自动推送提示信息,纳税人进行核对确认并提交退税申请。汇算清缴期结束后,系统将为已确认提示信息但尚未申请退税的纳税人分批次自动发起退税申请、审核退税并开具发送收入退还书。在增值税留抵退税环节,通过后台数据扫描,通过电子税务局对可能符合留抵退税条件的纳税人在每月申报时推送政策提示提醒,引导纳税人判别是否符合退税条件,若符合条件,可自主选择申请退税。
凤凰卫视记者:
2023年,长春海关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取得了哪些成效?今年长春海关在优化口岸服务,营造合作共赢、包容外向的开放环境方面又将有哪些新的举措?
张君:
2023年,长春海关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以及吉林省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强化政策供给,出台了优化营商环境18条措施及细化配套举措,取得了成效,吉林省2023年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679.1亿元,创历史新高,增速7.7%,排名全国第9。具体成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进出口物流效率取得新提升。省内16个口岸有序复通复航,全年监管进出境运输工具13.8万辆增长10%。首批“抵港直装”货物顺利出口。新增内贸货物跨境运输航线实现首航。助力红旗等民族汽车品牌拓展海外市场,全省整车出口量、值分别增长158.3%、170.1%。
二是跨境贸易便利化收获新成效。“提前申报”应用率达到52%,创历史新高。珲春铁路口岸实行“7x24”小时工作制,首条“长春-莫斯科”TIR国际公路运输线路顺利开通,中欧班列首次采用“铁路快通”通关模式。鲜活易腐农食产品属地查检快速验放实现“零延时”。
三是外贸稳规模拓市场实现新突破。全省进出口企业注册备案数增长57.6%,创5年来新高。中俄边民互市贸易有序恢复,进口值创5年来新高。4家企业获得欧盟、俄罗斯及韩国注册,新增6家企业获得AEO资质,增速居东北三省首位。省内企业RCEP享惠货值增长108.8%。我省首个市场采购贸易业务试点正式运行。
以上是2023年取得的主要成效。
2024年长春海关将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推动东北全面振兴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按照省政府部署要求,进一步优化口岸服务,营造合作共赢、包容外向的开放环境,主要措施体现为“三个更好”。
一是更好支持我省打造向北开放前沿高地。以智慧海关建设为抓手,加强智能化监管设备应用,持续提升重点边境口岸过货能力。支持确有需求的地区申建海关指定监管场地,丰富口岸功能。高标准实施综合保税区高质量发展综合改革,促进综合保税区发展提质增效。加强与其他口岸海关的联系配合,服务冷链等定制化班列开行,支持“铁路快通”模式扩大应用。
二是更好服务我省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汽车产业集群“上台阶”,对符合条件要求的进口汽车零部件实施“先声明后验证”和采信CCC认证证书等便利化措施。支持生物医药、重大装备制造等行业中符合要求的企业,申请适用企业集团加工贸易监管模式。推动跨境电商及市场采购贸易等新兴业态健康规范发展。支持扩大边民互市贸易落地加工规模,实行“委托申报”“直通运输”“免到场查验”等便利化措施,促进我省边境贸易创新发展。
三是更好营造我省良好的口岸营商环境。优化海关查验作业模式,推进实施“即卸即装”和“直提直装”试点。持续推广“提前申报”“绿色通道”等应用,提升通关时效,降低通关成本。为省内有AEO高级认证需求的“专精特新”“小巨人”等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和个性化培育。加强政策宣介,引导进出口企业适用主动披露规定,积极推动企业守法自律。持续做好进出口数据发布和解读,为辖区企业稳订单拓市场提供信息数据支持。推进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应用,深入开展“关长送政策上门”服务,加强助企纾困等政策服务个性化投放,推动海关政策措施精准滴灌、直达快享。
中国吉林网记者:
为便于企业享受社保补贴政策,人社部门主要采取哪些措施?
黄明:
给予企业一定额度的社会保险补贴,是党和政府为支持企业发展,降低企业用工成本,鼓励企业积极吸纳就业采取的优惠政策。为了把这项惠企政策真正落实到位,切实提高惠企政策知晓度和享受率,围绕“政策找人”“政策找企”,主动服务对接,大力推行企业吸纳就业社会保险补贴“直补快办”。
一是强化政策推送。依托吉林就业信息管理系统,按月提取企业上月新增就业企业及人员信息,通过与就业困难人员、高校毕业生等数据库比对筛选,按照属地原则推送给各地。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根据企业名单,采取主动上门宣传等方式,精准开展政策宣传,详细解读政策内容、申请流程、经办渠道。
二是推进网上经办。积极引导用人单位和劳动者通过吉林智慧人社网上办事大厅、吉林就业创业网等平台进行线上申领各项就业补贴。对能够直接通过吉林就业信息管理系统进行数据比对或相关部门单位信息协同等方式获得或核实政策凭证的,可直接将社会保险补贴资金发放到企业账户。
三是优化经办流程。指导各地坚持“随时申报、即时受理,及时审核”原则,积极推广“一次审批、全期畅领”。进一步优化经办流程,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加快补贴资金发放进度。
吉林日报记者:
随着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现在很多经营主体越来越重视自身信用状况,请问,下步省市场监管厅在提升我省经营主体信用水平方面准备采取哪些措施?
陈宇:
人无信不立,市场无信不兴。近年来,省市场监管厅大力提升经营主体诚信意识和诚信水平,努力使诚实守信成为市场运行的价值导向和经营主体的自觉追求;不断创新信用监管制度,将信用约束的重心前移,从侧重事后信用惩戒向事前教育引导与事后信用惩戒相结合转变,帮助失信经营主体主动纠正失信行为,打造诚信守法的市场环境。下步,我们将深入开展经营主体信用提升行动,采取三项措施进一步发挥信用对吉林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一是建立轻微差错免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清单,对企业公示信息出现轻微差错、社会危害程度较小、经提示后及时修改完善并履行公示义务的,不予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二是开展失信提醒,在年报公示、信用惩戒、清理长期停业未经营企业等工作中,采取电话告知、信函提示、上门走访、警示约谈等方式,对信用风险较高或可能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经营主体进行警示提醒和业务指导,主动帮助其防范化解失信风险。三是提升信用监管数据质量,对企业年报数据零值及其他错误数据进行筛查梳理,加大对数据虚假填报、主观故意隐瞒经营主体的监管力度,督促经营主体尽快修正问题数据,实现数据标准化、规范化,为精准判断失信状况、开展失信风险预警、建设高标准市场体系奠定基础。
香港商报记者:
为帮助我省出口企业更好应对当前国内外环境带来的风险和挑战,税务部门在加快出口退税办理方面采取了哪些办法?
田骅:
为积极做好稳外贸工作,为我省企业“走出去”发展保驾护航,省税务局优化出口退税工作机制,以更快的退税速度、更实的服务举措促进我省外贸高质量发展。2023年全省办理出口退税35.92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5%。
为进一步压缩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我们具体采取了以下五项举措:一是科学优化申报流程。扎实落实“减资料、减纸质证明、减事项”等措施,最大程度实现数据采集实时提取、自动代入,确保退税操作简便快捷,进一步减轻了纳税人申报负担。二是大力推广“非接触式办税”。引导出口企业采用“无纸化”申报方式进行出口退税申报,采取“网上办”“容缺办”等多种方式,实现出口退税申报、审批、退库全流程电子化。目前,除了出口退税风险较大的四类企业,我省无纸化申报退税比率达到98.8%。三是精准推送退税政策。针对企业类型、退税规模、享受政策种类等情况,开展多方位政策宣讲,在线上精准推送《出口退税“一本通”电子手册》和《稳外贸稳外资税收政策指引》,确保企业知政策、会申报、懂操作、快享受。四是建立重点出口企业直联机制。保持与全省35户重点出口企业的紧密联系,“一对一”开展政策宣传、系统操作辅导和即时答疑,及时解决企业的个性化问题。五是加强协同共治。联合中国信用保险公司引进“中信保”业务,强化出口信用保险与出口退税政策衔接。协调金融机构推行出口退税企业“退税贷”,助力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与人民银行国库完善“税库联动”机制,对无疑点的一类出口企业实行“即时受理、即时审核、即时退税、即时到账”的“闪退”模式。建立海关税务沟通机制,协同解决个别出口企业海关加工贸易数据缺失、影响企业退税办理问题。通过以上举措,我省出口退税平均办理时限将由3个工作日进一步压缩至2个工作日内,确保退税办理速度居全国领先水平。
2024年,税务部门将围绕贯彻落实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加快项目建设大会精神,持续开展“便民办税春风行动”,聚焦“高效办成一件事”,通过优化升级“税商联动3.0”机制、建立完善纳税人缴费人税费服务诉求解决机制、优化纳税缴费信用评价体系等举措,重点解决纳税人缴费人的“急难愁盼”问题,为营造一流营商环境、推动新时代吉林全面振兴率先实现新突破贡献税务力量。
贾鹏锋: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六位发布人的情况介绍,谢谢各位媒体朋友的积极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