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之所以能够领导人民在一次次求索、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开拓中完成中国其他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根本在于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实事求是,不仅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坚持实事求是,需要提高党性修养。广大党员干部要在工作中坚持以党性立身做事,讲真话、讲实话,干实事、求实效,以坚强的党性来坚持实事求是,始终坚守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的统一。
深刻理解实事求是的思想内涵。毛泽东同志1941年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曾对实事求是作过经典阐述,他说:“‘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实践观点,一切从实际出发。“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正是基于实践的立场,人们才能解释世界并改变世界,分析解决问题时要把客观存在着的事物作为根本出发点。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坚持实事求是就要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解决具体实际问题,只有真正做到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相统一才是真正的实事求是。坚持实事求是必须坚持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以实践来检验和发展真理,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认识论和真理观。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一个从实践到认识、再到实践的循环往复、不断深化的过程,真理性认识和规律性真理都离不开人们的生活实际,所以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真理。
深刻把握实事求是的实践立场。如果我们把实事求是理解为通过“求”来解释和把握“实事”背后的“是”,那么在这一范畴中关键和核心的问题就是“求”。实事求是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表达,“求”凸显的是认识世界和改变世界的实践立场,它既是“实事求是”的过程,也是“实事求是”的手段和要求。坐而论道千条万遍,不如干实事一件。坚持实践立场要从实际出发,这是我们想问题、作决策、办事情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们应立足于客观实际并在实践活动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及规律,进而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坚持实践立场要坚持调查研究,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事物,前提是深入客观实际。“坚持从实际出发,前提是深入实际、了解实际”“要了解实际,就要掌握调查研究这个基本功”,只有把客观存在的事实搞清楚,把事物的内外联系弄明白,才会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坚持实践立场要坚持“身入”“心到”,实践立场要求我们深入实际进行调查研究,不仅要在客观实际中真活动,还要在调查研究中真研究,在切实的实践活动中做到“身入”“心到”,既真研究问题,也研究真问题。
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统一。实事求是就是最大的党性。坚持实事求是,不只是思想方法问题,也是党性强不强问题。我们党长期以来都把能否坚持实事求是作为衡量党员党性强弱的重要标准,对于广大领导干部来说,坚持实事求是与坚持党性原则是内在统一的。在新征程上铸就新的历史伟业,我们要深刻认识到“从当前干部队伍实际看,坚持实事求是最需要解决的是党性问题”。为此,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统一首先要敢于“求是”。党员干部要敢于讲真话、讲实话,将深入实际分析的问题、困难和解决办法如实反映出来。坚持实事求是与党性原则统一还要敢于“干事”。“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在于改变世界。”要在行动上坚守实践立场,沉下心来干实事。当前,“两个百年”历史交汇,“两个大局”交织交融,越是在关键时刻,我们越要坚持实事求是。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面对新征程新任务,我们必须在复杂多变中把握好世情、国情、党情的深刻变化,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安全之间的关系,努力做坚持实事求是的表率,敢于坚持真理,善于独立思考,坚持求真务实,奋力开拓,勇毅前行。(
陆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