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4-12-30来源:

近年来,在乡村振兴的时代浪潮中,汪清县勇立潮头,因地制宜,精准施策,通过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力,为乡村全面振兴夯实了坚如磐石的基础,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画卷正在这片土地上徐徐展开。

一产稳基,筑牢乡村发展底盘。汪清县始终将农业根基稳固视为重中之重,深入贯彻落实各项生产扶持政策,不遗余力地稳定种植面积,全力夯实粮食根基。同时,积极推动畜牧、特产及水产等领域朝着规模化方向大步迈进。回首这一年,全县农业领域捷报频传,粮食播种面积一举突破85万亩大关,总产量高达27.5万吨,相较于去年同期,实现了3.38%的稳健增长;畜禽总量如同雨后春笋般增长至73.7万头(只),同比增幅达到3.9%;黑木耳栽培规模更是蔚为壮观,达到4.5亿袋,产量2.34万吨,较去年增长2%;水产养殖面积达1079公顷,总产量1174吨,令人惊喜的是,同比增长幅度高达34.48%,这一系列闪耀的数据背后,是汪清一产蓬勃发展的有力见证。

二产增值,点燃产业升级引擎。凭借着当地得天独厚的丰富农特产资源,汪清县乘势而上,将目光聚焦于农产品加工业,大力挖掘潜力,力求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当下,全县农产品加工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已达50家,其中省级13家、州级37家,它们宛如行业领航者,带动着产业前行。更值得骄傲的是,汪清县孕育出中国驰名商标2个、省级名牌产品2个、省级著名商标3个,这些闪耀的品牌标识,让汪清农特产品在市场上拥有了极高辨识度。黑木耳酱、人参液、五味子液、辣椒酱等特色产品更是远销美日韩等30余个地区和国家,声名远扬海外。尤为突出的是,黑木耳液体菌生产菌包技术独占鳌头,处于全行业领先地位,为汪清二产发展注入了强大科技动力。

三产添彩,绘就文旅融合新篇。汪清县历史文化底蕴深厚,特色民俗风情浓郁,红色旅游资源丰富,这一切都为三产腾飞插上了翅膀。依托这些独特优势,当地精心开发出10余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匠心独运地将绿色生态、民俗文化与人文景观完美融合,志在将汪清雕琢成“东北亚森林养生休闲度假旅游核心区”。在不懈努力下,如今已成功创建省级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5星级企业1家、4星级企业4家,这些荣誉不仅是对过往成绩的肯定,更是迈向更高目标的坚实台阶,吸引着越来越多游客纷至沓来,感受汪清独特魅力。

展望未来,汪清县将继续握紧一二三产业协同发展的接力棒,持续发力,向着乡村全面振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冲刺,让这片土地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