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2-17来源:

2024年,长春市九台区以乡村振兴为引领,深耕细作,全面推动农业高质高效发展,乡村宜居宜业蝶变,农民富裕富足迈进,书写了一篇动人的三农华章。

聚力粮食安全,粮食总产再创新高

深入实施“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工程,高质量完成春耕、夏管、秋收等重点环节,全区粮食播种面积达293.5万亩,粮食实际产量达41.9亿斤,创历史最好水平。启动玉米“水肥一体化+密植技术”试点推广,最高实现每公顷增产4170斤。完成“一喷多促”航化作业42.8万亩,平均每公顷增产836.8斤。完成扩种大豆7.25万亩。落实转基因产业化示范8.15万亩。

聚力农业产业,农业经济蓬勃发展

农产品加工业持续壮大,2024年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总户数33户,总产值38.1亿元。林下参产业乘势而上,成立九台林下参协会和林下参公司为特色产业插上了腾飞的翅膀。积极推进莽卡冬瓜园、小二道沟制种基地、水稻现代农业等产业园区建设,制种基地面积达6485亩。组织开展省级“百万亩棚膜建设”行动,累计建设棚室1.49万栋、1.99万亩(其中:年度新增900亩),系统化推进鲜食玉米、蔬菜、林果产业发展,园艺特产在田面积达到8.2万亩,园艺特色产业总产值突破71亿元,同比增长5.5%。

聚力人居环境,乡村建设有效推进

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以“和美乡村”为抓手,完成省级美丽乡村示范县项目3个,打造“千村美丽”村32个、“百村示范”村6个。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沐石河、兴隆等6个污水处理厂建成投运,乡镇街污水处理实现地域全覆盖。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生活垃圾6.5万吨、农村道路5990公里,整治农户庭院9万户,村庄环境干净整洁率达到98%。

聚力帮扶机制,脱贫成果持续巩固

完善覆盖农村人口的常态化防止返贫致贫机制,加大特殊人群帮扶力度,投资1.88亿元实施帮扶产业项目88个,发展庭院经济3055亩,新增小额信贷2279万元,发放交通补助5.94万元,“雨露计划+”实现100%就业,脱贫人口人均年收入增收2000元以上。通过四大(万企兴万村、金融赋能,高校科技联盟,社会组织参与)帮扶举措,完成全区66户企业与71个行政村完成精准对接,累计投资2.5亿元,带动600户农户增收致富。

聚力农村发展,农村改革不断突破

全国农村宅基地试点任务圆满完成,依法整治乱占耕地建住房,整治图斑272宗,整体进度位居全国前列,得到农业农村部全国会议通报表扬。加大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共认证家庭农场625家,新选出农业专业示范户300家,培育高素质农民203人次。

聚力融合牵引,畜牧产业提质增效

坚持畜牧业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带动一产养殖业持续稳定发展,全区肉牛、生猪、家禽分别发展到19.2万头、90万头、3300万只。聚焦省里新增百万头肉牛饲养量和屠宰量倍增突破性任务两大指标,以“3331”产业工程为引领,沐石河、城子街、胡家、苇子沟肉牛发展超万头,超500头肉牛大村达到29个,超百头大户达到130家。

聚力共同富裕,农民增收稳定增长

突出乡村产业增效、庭院经济、以工代赈、政策惠农四项务实举措,促进农民稳定增收。在乡村产业促增收上,对25个重点村建立产业促增收台账,明确农民增收增长点。农民人均纯收入达22910元,增长12.7%。在庭院经济促增收上,落实2500户庭院经济示范户,带动每户经营收入增收18200元,净增加转移性收入1000元。在以工代赈促增收上,对接高标准农田、乡村建设等项目10个吸纳就业人数1243人。在实施项目促增收上,共落实粮油单产提升、合作社提升、家庭农场提升等四大项目,共发放资金2721.45万元。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