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4年起,龙井市积极响应绿色发展号召,紧扣生态建设主题,通过实施一系列创新举措,以“三聚焦”策略为核心,在生态产业化、区域生态安全保障以及高效治理共享等方面持续发力,稳步推动生态可持续发展,取得了阶段性显著成果。
聚焦产业化,构建价值增值体系
龙井市坚定立足绿色发展理念,全力构建生态与经济协同推进的良性体系。在产业实践中,龙井边合区的中合绿色新能源公司表现亮眼,已成功建成7条玻璃纤维筋生产线。相较于传统钢筋,玻璃纤维筋节能达30%,这一成果不仅填补了全州建筑新材料领域的空白,更为行业绿色转型树立了典范。2024年至今,全市围绕生态环保大力布局,实施重点生态环保项目6个。其中,污水处理厂污泥减量化工程进展顺利,部分土建工作完成,设备采购也已就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主体完工,逐步改善乡村水环境;污水管网改造项目已投入使用,提升了城市污水收集与处理能力,有效促进了水资源的循环利用与生态保护。
聚焦区域化,构建安全保障体系
充分挖掘自身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优势,龙井市全面落实“河长制”“林长制”,将责任细化到区域、落实到个人,确保生态资源保护工作无死角。同时,大力推进“无废城市”建设,积极打造绿水长廊工程,致力于为城市勾勒出一条如“翡翠珠链”般的生态景观带。截至目前,龙井市划定生态保护红线面积达814.63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37%,为生态安全筑牢了坚实屏障;森林覆盖率超过70%,发挥着强大的生态调节功能。在“无废城市”建设方面,已完成5个“无废细胞”建设工作,其中“琵岩山高丽汤泉地热”项目成功入选省级“无废细胞”建设优秀案例名单。“十四五”以来,全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8.4%以上,清新的空气成为市民生活的日常标配,彰显出区域生态环境的持续优化。
聚焦高效化,构建治理共享体系
龙井市将绿色低碳理念深度融入城市治理与乡村振兴战略全局,积极推动公共基础设施的优化更新。在交通领域,统筹推进国道三莫线公路建设、县道延德线帽儿山段改造等项目,累计完成道路建设65.97公里,极大改善了区域交通条件,促进了城乡间的互联互通与经济交流。市政设施改造方面,实施雨污管网改造17.75公里,提升城市排水防涝与污水处理能力;供热管网更新13公里,保障居民温暖过冬的同时,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生态绿化方面,扎实推进增绿护绿兴绿行动,积极实施延龙图国土绿化试点,完成造林5125.5亩,义务植树22万株,让城市与乡村被更多绿色覆盖。此外,创新开发民俗边境游、温泉徒步游等5条精品旅游线路,将生态保护与旅游经济紧密结合,构建起协同发展格局,让市民与游客在享受生态美景的同时,也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生态治理成果的全民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