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同期举行
4月22日上午,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 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新闻发布会在长春举行。
发布会上,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李家俊对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有关情况作了介绍。
第63届高等教育博览会将于5月23日至25日在中铁·长春东北亚国际博览中心举办,主题为“融合·创新·引领:服务高等教育强国建设”,将围绕服务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举办展览展示等活动。同时,高博会与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将同期同地举行,二者相得益彰,共同服务教育强国建设。
从今年开始,高博会从“一年两届”正式改为“一年一届”。改版升级后的高博会将继续精准定位、聚焦核心、提质增效,突出特色、办出实效。在新的历史节点上,本届高博会的主要特色可以总结为三个“聚焦”、三个“打造”。
聚焦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打造服务国家战略的成果展示平台。本届高博会将多维度展现我国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成就,展现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成效,展现新技术新装备在高等教育领域的应用成果。设立东北振兴专区,展区面积1.6万平方米,吸引90余家高校、10余家科研院所和企业参展,展示科技创新成果,以及服务东北全面振兴方面的成果。其中定向邀请20余家重点高校展示科技创新成果。
聚焦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打造统筹推动教育科技人才一体化发展的合作交流平台。高博会要为教育部司局部署工作、高校经验互鉴、校企双向互动提供服务,将聚焦教育与科技改革前沿,开展高校科技创新助力新质生产力发展、青年科技人才成长发展研讨交流活动,积极回应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关切。本届高博会在教育部学生司的指导下,将举办“千校万企供需对接会”暨东北地区2025届高校毕业生人才双选会,着力开展东北地区校企人才供需对接活动。
聚焦政产学研深度融合,打造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的对接推广平台。本届高博会贯彻落实国家战略要求,搭建东北全面振兴实际需求与全国高校丰富科研资源的高效对接平台,推动科技创新与产业创新实现深度融合,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同时,面向三省一区广泛征求企业需求,深度开展政产学研合作对接活动,推动校地、校校、校企合作签约,助力科技成果落地东北。
据悉,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与吉林大学联合主办的“建设教育强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论坛”也将与高博会同期同地举办。论坛设一个主论坛和十四个平行论坛,将围绕高等教育强国建设的特征与实现路径,立足国家发展大局,聚焦高等教育在教育强国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具体呈现四个特征。
一是主题聚焦。论坛围绕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融合发展,锚定教育强国建设关键命题。首先在议题设置上,积极回应高等教育发展关切。主论坛围绕“高校大思政课体系建设研究”“人才培养供需适配机制研究”“学科专业设置调整机制研究”“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效能提升”“人工智能助力高等教育变革”“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建设”等议题,紧扣教育强国建设进程中的重点难点关键点,通过主旨报告、圆桌对话、专题研讨等形式,展开高层次、深维度的交流。
二是汇智聚力。论坛得到了教育部高等教育司、教师工作司、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高校学生司、学位管理与研究生教育司、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教育质量评估中心等司局和直属单位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为论坛的高质量举办提供了坚实保障。论坛还将邀请多位院士、大学书记校长、知名专家学者、行业企业负责同志贡献智慧。
三是内容丰富。会议统筹主论坛与平行论坛,内容设置系统且充实。主论坛紧扣教育强国建设核心议题,平行论坛则涵盖教育、科技、人才三大板块,系统研讨改革发展关键路径。
四是成果落地。论坛不仅重视理念碰撞与理论探讨,更突出成果的实践导向和落地转化。如平行论坛“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内涵与实践探索”,将启动“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创新实践案例集”编制工作。同时,论坛成果会以专家报告荟萃、专家笔谈集等多种形式,持续转化为咨政报告或学术成果。
发布会上,本届高博会、论坛参与单位的负责同志还就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秘书长李楠介绍了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在本届高博会中统筹展会和论坛,有效有力服务教育强国建设的具体情况;吉林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学军介绍了省教育厅在推动本次高博会成功举办,助力教育科技人才产业一体化发展方面开展的工作;长春市委常委、副市长江慧丰介绍了作为高博会第五个伙伴城市,承办高博会对地区发展的意义,以及长春市在吸引高校毕业生、青年人才方面的举措。
此外,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智慧教育研究分会副理事长宋毅介绍了“高等教育数字化发展的实践与创新”平行论坛的举办情况及推进高等教育数字化方面开展的工作;吉林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张然介绍了学校对本届高博会和论坛的整体筹备情况以及在弘扬教育家精神方面的实践经验;哈尔滨工业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沈毅也介绍了学校筹备本届高博会和论坛的相关情况。(张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