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榆:蹚出一条从“跟跑”到“领跑”的特色发展之路
时间:2022-09-16 15:03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吉林省白城市通榆县立足特色资源优势,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农村人均收入从2018年的1万元,增长到2021年的1.4万元;孝老餐厅、“小积分”激活“大德治”等乡村治理模式,他们踏踏实实走好每一步,用创新和实干,蹚出了一条独具通榆特色的发展之路。
通榆县位于吉林省西部,隶属于白城市,地处科尔沁草原东陲。
近年来,通榆县克服贫困程度深、基础条件差等困难,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的同时,大力实施县域突破,引领带动乡村振兴,积蓄了后发赶超的强大动能和活力,探索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据了解,过去的三年,是通榆县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三年。经过全县上下的积极努力,取得了突破性发展、发生了根本性变化,更实现了“三个历史性跨越”。一是实现从深度贫困到乡村富美的历史性跨越,占全市三分之一的、4.7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90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72个行政村集体收入“村均超百万”;拆除所有危旧土房、残墙断壁,行政村的主要街道、广场及空地全部绿化,实现“一屯一景,一村一园”,村屯面貌彻底改观。二是实现从农牧业大县到工业强县的历史性跨越,工业总产值三年翻了一番多,工业增加值是2019年的5.3倍,制造业税收增长了1.5倍,预计年底二产占比将首次超过一产,加速迈向工业大县。三是实现县域发展从“跟跑”到“领跑”的历史性跨越,去年GDP增速由全省42个县市的末位上升到第8位,居全市第1位。今年上半年,GDP增速居全省第2位、全市第1位;规上工业增加值接近翻番,增速居全省第1位。
通榆县经过三年来的不懈奋斗和实践探索,为县域突破和乡村振兴作出了成功示范,创造了“通榆模式”。
据通榆县委书记李德明介绍,“通榆模式”的根本在于找准出路,唯此为大抓招商上项目。我们坚持把招商引资作为县域突破的“主抓手”,下定决心,锁定目标,持续掀起招商引资热潮。新近签约投资100亿元的京东产业新基建战略合作项目和投资20亿元的神威太湖之光通榆超算中心项目,都是企业在半年多前就开始考察通榆,进而洽谈达成的合作。
“通榆模式”的路径在于坚持工业率先突破,形成全链条、集群式、多元化的产业支撑。李德明说:“通榆县是个‘藏金藏银’的地方。我们坚持把发展工业作为县域“突破口”,确立了“工业强县”的发展定位,以系统观念和全产业链思维,推动资源优势不断转化为产业优势、发展优势。一是立足风光富集优势,围绕清洁能源开发和风电装备制造作文章,推动三一重能整机落地,引进远景集团、东方电气、水发电力、凡瑞重工、施必牢等龙头企业,通榆成为全省清洁能源开发第一大县、全国新能源科技创新实验基地和风电装备制造产业链最全县份;二是立足农畜产品质量好、规模大的优势,引进牧原400万头生猪、吉运20万头肉牛、德翔1亿只鸡等养殖加工一体化项目,改变了过去有养殖、没屠宰的历史,生猪、肉牛、肉鸡、农产品加工实现全链条集群式发展。全县初步构建起六个“百亿产业发展集群”,探索出了具有通榆特色的工业化发展新路径,年底工业产值有望实现百亿元目标”。
“通榆模式”的创新在于聚焦乡风文明、治理有效,探索德治善治新模式。通榆县锚定目标、靶向施策,着力探索以“德治”引导“自治”,用“小切口”解决“大问题”。一是创新开展“孝老餐厅”志愿服务项目。选择经济条件较好的18个村试点建设孝老餐厅,为70周岁以上老人每天提供一顿免费午餐,并配建休息室、活动室、老年书屋等多种为老服务场所,开发孝老公益岗,护助农村老年特殊群体,弘扬了孝老敬老传统美德,也拉近了基层党群干群关系。二是创新实施“小积分”激活“大德治”村民自治模式。以村规民约为主要载体,创建德治积分榜,村民通过参与各类活动获取积分,积分可在本乡镇所有定点商店兑换商品。同时,根据积分数量设计不同等级积分卡,在县城88家信誉较好的商户享受折扣待遇,村集体每年投入年收入的20%支持运行。这种模式成为引领农村向善向好、弘扬正能量的有效载体和抓手,增强了农民的荣誉感、获得感和参与乡村治理的主动性、自觉性。
“通榆模式”的特色在于突出抓好乡村产业项目和人居环境整治两个关键。一是在乡村产业发展上,注重结合本地实际,探索出“龙头企业+”“科技+”“金融+”三种产业发展模式,创建和发展了肉牛、肉羊、杂粮杂豆、辣椒、庭院经济、新能源、生态型土地综合整治“七大产业”,尤其是“政府搭台、企业引领、金融助力、保险兜底、农户参与”的五位一体肉牛养殖模式,促进了快速扩群增量。全县肉牛发展到26.2万头,增长35%,总量占全市一半、居全省第3位。二是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上,深入实施危旧土房圈舍灭迹、“一屯一景”“一村一园”、“十年再造百万林”“十棵树工程”、“人畜分离”以及柴草垛庭院规范工程,大力开展示范村创建和创先争优评比活动,环境整治由公共空间转向农户庭院、由村村干净转向家家干净,群众获得感、幸福感显著提升。
“通榆模式”的关键在于抓党建引领,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吉林省白城市委书记李洪慈说:“通榆县坚持把建强乡村党组织作为推进乡村振兴的“先手棋”,一是加大乡村两级干部队伍建设力度。二是创新乡村干部激励机制。是全力开展“三资清理”。今年全县172个行政村共收取资源承包费1.94亿元,成为村集体持久、永续、稳固的收入来源,实现了“村均超百万”目标,加上肉牛、光伏等产业,预计明年将实现村村超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