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兰江畔万亩良田稻浪滚滚
时间:2022-10-08 11:52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和龙市东城镇地处平岗平原黄金水稻带,奔腾不息的海兰江水世世代代滋养着这片土地。重阳时节,爬上琵岩山登高望远,海兰江畔的万亩良田金灿灿地向远方铺展。
琵岩山西南方的山脚下即是东城镇的海兰村,因正处海兰江中游流域而得名,是全州18个人居环境整治典型示范村之一。
10月3日一早,村民们在吃过早饭、去田地里查看庄稼长势后,于6时30分准时来到村支部的广场上排队做核酸采样。州乡村振兴局派驻到该村的“第一书记”张兴也开始了一天的忙碌。他在广场上给大家测量体温后,要四处转转。“秋收是农民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我去看看大家有什么需要帮忙的。”跟着张兴的脚步,记者走进一块连片的10公顷稻田。
这里以前由24户农户各自耕种,去年,村里探索实施“代耕代种代收”的土地托管模式,由合作社提供社会化服务,农户们就此安心地当上了“甩手掌柜”,“耕、种、防、收、售”等事都由合作社操心。离着老远,张兴就看见合作社的老金在地头拖着摔伤的腿、弯腰看着金灿灿的稻穗。“你的腿好点没?哪天收稻子?我找几个人来帮你。”“那太好了,再过几天就收!”老金乐呵呵地抚弄着稻穗,“又丰收了,真高兴。”
近年来,土地托管模式逐步普及,但海兰村有自己的核心做法,通过“两委托、六统一、三引入”,让农民在得到实惠的同时,可以专心从事第二三产业,村集体还获得了可观的收入。去年的实践表明,这块试验田不仅增产增收,还实现了从“一粒种子”到“一粒米”的质量全程追溯,有效保障了新米种得绿色生态,闯出了一条乡村振兴的新路子。
为老金解除了后顾之忧,张兴又走进村民曲海军家,看到一家人正在将收割回来的玉米卸到院子里,颗粒饱满的玉米棒子沉甸甸的,让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
行走在干净整洁的海兰村,忙碌的村民们一边忙着手里的活计,一边热情地相互打招呼,人人脸上带着喜悦,更带着推动乡村振兴的信心、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