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长白县多措并举促村集体经济增收

时间:2023-03-16 10:58 来源: 字体显示:

近年来,长白县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建强党组织,通过党支部领办、多业态发展、机制化保障、常态化督促四项举措,不断推动全县村集体经济增收,取得显著成效。

党支部领办 政策运行“双保障”

为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长白县出台方案,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深化开展对接帮扶,多方引导全县各村主动探索村集体经济增收途径。

“发展集体经济需要因村制宜、发挥优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咸锡锋介绍说,“长白县面临产业薄弱、人才流失等各种各样的问题,但同时也迎来了农村改革不断深化、政策环境持续向好、各方面资源不断下沉等好的机遇。”

“九道沟村乡情种植专业合作社”就是长白县党支部领办的生动实践。该村党支部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创新“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将64户零散种植户吸纳入社,大力发展桃李种植,构建生产—加工—销售全产业链条,带动村集体增收15.4万元、人均增收4200元。

除了“乡情种植专业合作社”外,长白县还打造了“安乐村常年青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果园村巨矢城农业专业合作社”等党组织领办合作社,不仅实现了村集体经济大幅增收,还不断扩大示范效应,促进全县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工作提升。

多业态发展 村强民富“双受益” 

“我一定想方设法,让村民富起来,让村子强起来!”宝泉山镇邱家店村党支部书记王月英说,这是她担任村党支部书记作出的郑重承诺。

作为扎根在“大山里的铁娘子”,她已经担任村党支部书记11年。2021年,她在宝泉山镇党委号召下参加了邱家店村支委选举并成功连任村党支部书记。借着乡村振兴的东风,她围绕邱家店村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扶贫和转移富余劳动力做文章,凭着敢想敢干的拼劲,争取上级扶持资金、惠农资金150万元成立绿之源农副产品加工有限公司,主营蜂蜜、木耳加工,打破该村多年无产业项目的窘迫局面。邱家店村集体经济增收迅速打开了新局面,摁下了脱贫致富“快进键”,村集体经济收入由5万多元增加到160余万元。

马鹿沟镇农场村,发展林下经济灵芝种植产业,与企业合作,打造“龙头企业+党支部+脱贫户”发展模式;宝泉山镇栾家店村发展农特产加工业,建立“党支部+合作社+农户”模式;金华乡金华村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建设现代农业生态产业园,建立“公司+农户”模式……这些村都因地制宜发展了特色产业,不仅本村集体经济实现增收,还带动当地村民一起致富。

机制化保障 运行管理“双规范” 

“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作为村干部绩效考核部分指标后,村书记更有干劲了。”八道沟镇组织委员刘淑涛说。2022年以来,长白县8个乡镇党委、政府成立专门领导小组,主要领导挂点帮扶,一起谋划,加强指导,组织部门主动与农业,财政等部门沟通配合,实行“基本报酬+绩效考核”的村干部报酬制度,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相关部门合力推动、乡村具体落实的“赛马”机制,谋划开展“擂台比武”活动,充分调动村书记、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同时把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纳入乡镇党委抓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县委巡察组采取集中检查、随机抽查、明察暗访等形式进行督导,倒逼干事创业、责任落实。

凝聚合力,加速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长白县形成了多元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新思路,激活了村集体经济发展的一池春水。据统计,截至2022年底,长白县77个村集体中,收入100万元以上的1个,50万以上的3个,20万以上的14个。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林天天[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