嫁接红松成为农民“致富林”
时间:2023-07-21 08:37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近年来,集安市台上镇积极推广红松果树嫁接技术,让荒山披绿,为当地农户持续增收开辟新途径,嫁接红松成为当地农民名副其实的“致富林”。
伴随着林下经济发展,人工栽培红松果林逐渐被人们所认识和接受,成为生态建设、农民增收致富的又一途径。在台上镇兴安村,200多亩红松果树林长势正好,与其他红松林不同的是,这里的红松果树比同等年限的红松要矮上许多,八年生的林木只有2米来高,花果却十分繁盛,这都是红松嫁接技术的功劳。通过人工疏果、嫁接,一米多高的松树就能结六七个果实,负责人李林增把这个红松园叫“绿色银行”。他算了一笔账,按照每亩地密植74棵红松果树计算,预计亩产松子15公斤,当年可收益7万元左右,从丰产期开始每亩收益可达40万元以上,往后收益还将逐年增加。
嫁接技术提前了红松结果的时间,在第5到6年就可结松塔,而正常红松结塔需要20年。随着林龄增长,产塔率提高,林地效益显著增加,嫁接红松果树丰果期可达50年以上,将成为几代人受益的“摇钱树”。正是看到红松果树嫁接发展的好效益,在兴安村越来越多的农民在自家林地栽种起嫁接红松果树。
不仅是兴安村,台上镇因地制宜发展林特经济,鼓励各村发展红松果林,其中,中兴村乡村振兴红松果林种植项目于今年4月中旬开始实施,项目总投资50万元,发展种植基地80亩,栽植嫁接苗5500棵,项目建成完工后,直接受益农户30余户。
眼下,台上镇正在积极引导各村加大红松果树嫁接规模,并督促相关部门加强技术指导,有效促进当地的林业产业结构调整,提升林业栽植效益,让村民真切体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