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头牛“牵”出一条产业链
时间:2024-04-16 09:06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走进位于德惠市达家沟镇的惠恒牧业养殖基地,一栋栋整齐的养牛圈舍映入眼帘。在圈舍外,几十头小牛犊跟在母牛身后,沐浴在春日的暖阳之下。负责人罗久杨告诉记者,这些都是今年出生的小牛犊,“看这精神头儿,活力十足。”
惠恒牧业从成立之初就坚持打造规范的标准化养殖场,进行科学养殖。罗久杨深挖肉牛产业链,创收增效。为保持种源纯正,2021年,在原有规模的基础上,从澳大利亚先后引进繁育母牛500多头。“一头牛就是一条产业链,现在每年基地大概能繁育500头肉牛,存栏量达到了1500头。”
在惠恒牧业每个圈舍前都有一个大院子——这是专门为母牛繁育建设的“运动场”。“目前,每头母牛的运动场地有19平方米,圈舍梁下高度3.8米,这样的环境有利于母牛生长发育。”罗久杨介绍,母牛繁育一定要有宽敞的运动场地,其面积应为牛舍的3倍至5倍。惠恒牧业将“运动场”设在了圈舍周围,选择向阳、避风、较为干燥的区域,便于小牛的放养和防寒。
现代化的养殖设施、科学的标准化饲养模式,让惠恒牧业得到了蓬勃发展。在罗久杨看来,现代化养殖设施的使用,打破了传统肉牛的饲养方式,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现在只需要一名工人,就可以操作整套养殖设施,创造适宜肉牛生长的环境,促进养殖提质增效。”
记者注意到,养殖基地里不仅饲喂、清粪等实现了自动化,就连牛的饮用水也是自动控温、自动续水。“我们养的牛,随时都可以喝到恒温的水。”
走进惠恒牧业的饲料加工车间,自动饲料搅拌设备正将合理配比后的饲草、营养饲料进行充分搅拌,这样的“营养餐”使每一头牛都能得到均衡的营养摄入。根据牛的不同成长阶段,合理规划饮食标准,科学调配饲料,按时称重,做到数据精准、健康成长;饲料全部以地产一等玉米、高等豆粕等谷物为主,内蒙古等地区的青草、地产玉米秸秆饲草等为辅。肉牛在繁育养殖过程中,年消耗秸秆量达4500吨以上,实现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双赢。
据了解,2021年至今,惠恒牧业完成了6栋现代化养牛圈舍的建设,饲料储藏库、粪污收集池、兽医室、消毒间、监控室等设施也相继建设完成。
为了让市民吃上健康的牛肉,2023年10月份,惠恒牧业增开了两家牛肉直营店,将肉牛养殖与牛肉销售相连接,延伸肉牛养殖产业链条,为后续扩大发展奠定基础。“目前德惠市有我们两家直营店,主要是售卖鲜牛肉,下一步打算开发一些牛肉干、香肠等副产品,也想再延长产业链,向餐饮业跨界,如向烤肉店、火锅店供货,或者建立自己的餐饮品牌,实现产销一条龙,让老百姓吃上放心肉。”罗久杨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