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阳现代农业: 春风浩荡满目新
时间:2024-04-22 14:07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一排排蔬菜大棚错落有致,瓜果蔬菜芬芳扑面;一个个现代化养殖基地矗立眼前,梅花鹿膘肥体壮;一片片良田一望无垠,绿色稻米即将播种希望……走在双阳大地,处处涌动着滚滚春潮,孕育出勃勃生机。
近年来,双阳聚焦“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目标,大力发展以棚膜经济、梅花鹿等为代表的“四型农业”,越来越多的“特”“优”“精”农业产业在这里“扎根”“破土”、孕育希望,农民安居乐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各项荣誉和成果纷至沓来——
先后获评国家梅花鹿养殖综合标准化示范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全国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先导区、全国农村创业创新典型县、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等10余项国家级荣誉。2023年全区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人数达257万人次、营业收入达到7.2亿元。
锚定新目标,2024年,双阳将继续依托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创建适合本地的现代农业发展路径,攀“高”追“新”,抢占新高地,为现代农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双阳现代农业“未来的模样”正加速展现。
昂起龙头,优势产业齐头并进
春光明媚,长清公路两侧连成片的采摘园区开始热闹了起来。不少市民直奔双阳大大小小的果蔬大棚,采草莓、樱桃,摘西红柿、豆角,尝“鲜”之余,尽情享受丰收之乐。
近年来,双阳依托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重点发展精品果蔬,在龙东、龙双、奢新公路沿线集中连片开发建设棚膜产业园区,做大精品农业,创建了省级果蔬、市级平湖山野菜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了国信、奢爱、国汇、小红帽等规模化棚膜园区,果蔬芳香传遍千家万户。
从冬天的草莓到春末夏初的黄桃,从盛夏漫山遍野的葡萄、海棠果,再到秋收时节的玉米、水稻,双阳凭借着农业结构调整和棚膜经济等建设,实现了几乎贯穿全年的丰收场面。
截至目前,全区棚膜经济发展到2.2万亩,30亩以上规模园区达到20余个,省级棚膜园区8个。培育形成尚家山野菜、红土西红柿、双榆小叶菜、双营尹家香瓜等16个庭院棚膜经济典型,带动农户8650户,户均增收2.6万元。全区现有绿色有机认证15家主体53个品种,其中,有机认证35个、绿色认证18个。2023年果蔬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合格率达到100%。
棚膜经济的发展壮大,让原本只属于农业生产的硕果,与日益蓬勃的旅游业“相遇”,延展出现代农业1+1>2的喜悦。
擦亮品牌,凸显特色品牌增值
迎着初升的太阳,双阳区鹿乡镇里时不时传出阵阵呦呦鹿鸣,渐渐地,乡镇热闹起来了,从四面八方慕名而来的商家、游客向这里汇聚,参观养殖场,与梅花鹿互动,游逛商铺,选购丰富多样的鹿产品……作为有着300多年人工驯养梅花鹿历史的“中国梅花鹿之乡”,这里早已成为中国最大的鹿产品集散地和批发交易中心。
依托“中国梅花鹿之乡”品牌优势,双阳着力发展以梅花鹿、绿色稻米、棚膜果蔬等特色产业,加快建设梅花鹿“规模养殖、良种繁育、精深加工、品牌销售、特色文化”五大基地,全力实现全国鹿业现代农业产业园区、全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全国产业集群核心区、全国规模最大的梅花鹿养殖区、全国梅花鹿产品集散中心区“五区同创”,推动产业集群集聚发展。目前,全区梅花鹿养殖总量达到37万只,鹿业全产业链达到120亿元。
在做大做强梅花鹿特色品牌的同时,双阳还着力打造了“双阳梅花鹿”“奢岭草莓”“平湖山野菜”等5个市级以上区域公用品牌,培育了“国信社稷尚品”“奢爱良蔬”“国汇大樱桃”等特色农产品品牌,持续推进品牌增值化。成功举办九届中国双阳梅花鹿节、十届奢岭草莓节、六届葡萄采摘节等节庆活动进行宣传推介,提升双阳农产品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
融合创新,农业强区地位彰显
在双阳,你总能找到一处适合旅游的目的地,森林、花海、露营、采摘、温泉等美好图景,已经成为双阳标签和名片。
从昔日的“农家乐”,到如今的全域联动,双阳以农促旅、以旅兴农,全面做好“农业+旅游”文章。依托棚膜果蔬园区、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大力发展采摘、研学等休闲旅游,建设了国信现代农业园区、奢爱良蔬有机果蔬农场、小红帽草莓园、国汇大樱桃采摘园等热点休闲农业景点,全区打造精品农旅融合线路5条,不断提升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品质,吸引游客到双阳“打卡”。
双阳梅花鹿博物馆、马文化博物馆、满族医药博物馆等27个文博馆尽显底蕴。目前,全区已有市级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企业13家,其中国家星级企业5家、省星级企业5家、市级示范点3家;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3个、省级1个。“全国休闲农业重点县”的荣誉实至名归。
与此同时,双阳还充分利用全国“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工程试点、全省县域数字农业农村试点建设的有利契机,狠抓棚膜果蔬等农业重点产业链数字化提升,打造国信农业、奢爱农业、晟华农业等数字化应用典型基地5个,注册应用“吉农码”1.6万余人(户),有效促进全区现代农业数字化发展。
今日双阳,在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进程中,不断提升产值效益和品牌影响力,加快建设农业强区,着力打造长春现代化都市圈周末休闲旅游“首选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