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插秧忙 稻田披绿装——前郭县水稻插秧见闻
时间:2024-06-06 11:13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初夏时节是水稻移栽的关键时期。连日来,前郭县水稻插秧全面铺开,种植户们抢抓农时,开展水稻插秧作业,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
在前郭县红光农场有限公司水稻示范田里,插秧的农户手握秧苗穿梭在田间地头,只见他们右手从左手中熟练地分离出三到四根秧苗,随后把秧苗插进田里。从远处望去,一株株绿油油的秧苗笔直而又均匀地在稻田间铺展开来,俨然一幅恬静悠闲的田园画卷。
“4月1日开始播种,5月7日开始插秧,5月末完成全部插秧工作。目前,已经进入田间管理期,现在正处于返青期管理。订单农业方面,农户首选品种还是中科发5、吉宏6号等。”前郭县红光农场有限公司产业发展部部长高军说,“有了农机助力,水稻种植从育苗、搅浆整地、插秧、打药、肥田到最后收割,已实现全程机械化。”
走进另外一个水稻高产示范基地,一株株水稻苗是孙相全的“精心之作”。他自研水稻新品种,不仅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益,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贡献力量。
“这就是‘吉宏6号’,根苗粗壮,长势喜人。它是集优质高产、抗性于一体的品种,在具备了东北梗稻所有属性的基础上导入了香气。同时,非常适合前郭地域温度土壤和栽培水质。”说起自主研发的秧苗品种,孙相全言语中充满了喜悦。据悉,为研制出符合东北地区的水稻品种,2006年,孙相全利用自家7.5亩地做实验,8年的时间无数次的实验,终于培育出原名“云浪香”的水稻品系,于2014年被吉林省农作物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吉宏6号”。
在八郎农场逸丰水产养殖合作社内,中华绒毛蟹越冬蟹苗正在出水入稻田。“经过多年实验试养,前郭县已经摆脱蟹苗需要从外面引进的历史,出现多家有规模的稻苗生产合作社,形成了前郭县自己培育蟹苗发展稻蟹种养的新格局。培育生产的蟹苗更适应前郭县的稻田水体和气候条件,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合作社负责人说。
农耕最讲究的就是农时。抓好耕种关键期,才有好收成。今年入春以来,前郭县农业农村局早安排、早部署,积极帮助群众做好春耕生产技术指导,为实现全年丰产丰收打下了坚实基础。
“前郭县大力推广水稻侧深施肥技术,在查干湖流域开展绿色防控、统防统治技术30万亩,实施水稻秸秆全量还田示范2.7万亩,开展稻蟹综合种养20万亩以上,新建水田高标准农田超过6.6万亩。通过以上措施扎实落地,提高水稻施肥利用率,减少农药使用量,提高水稻品质及产量,实现增产增收。”前郭县农业农村局工作人员徐立夫说。
据介绍,前郭县2023年重点发展稻蟹综合种养实施13万亩,今年计划实施20万亩以上,实现一地双收,亩均增收1000元以上。计划到2025年,稻蟹综合种养面积和大水面养殖面积可达80万亩,稻蟹产业将成为前郭农业一张亮丽的新名片。
初夏的田野间,田间地头随处可见新绿。稻田中,新栽下的秧苗,在阳光的照射下,一抹抹鲜亮的绿色透着勃勃生机,预示着今年丰收的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