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各地动态

牵住“牛鼻子” 筑牢“压舱石”——扶余以项目建设赋能农业高质量发展

时间:2024-06-13 11:11 来源: 字体显示:

5月的大地,绚丽蓬勃。5月的扶余,绽放无限生机。

走进松原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示范基地,3栋日光温室、12栋春秋大棚里,种植了红、粉、白三色鲜切玫瑰。据介绍,不同大棚里的玫瑰花通过调控温度、湿度和施肥量,在不同的时间周期内采摘上市,实现销售量的最大化。

“5月20日前后,一共销售6000撮,一撮是20枝花。”玫瑰大棚经营者刘春燕说,按照玫瑰的开花周期计算,自4月至11月,每株玫瑰每年有4个开花期,一株玫瑰开 8枝花,一枝花上市价格0.9元左右。今年,预计全年上市88万枝玫瑰花,抛却种苗、肥料和人工的投入,利润可达40余万元。

由扶余市春艳花卉种植经销有限公司投资建设的花舞扶余·玫瑰花产业示范推广基地项目,于2022年正式落地,是农高新区优化周边农业种植结构、践行示范引领责任的重点项目之一。

“该项目经过两年多的运营,销售范围逐渐覆盖长春、哈尔滨、吉林、四平等地。就当前发展而言,单产收益较其他大棚种植物高,经济效益优势明显。”农高新区相关负责人赵振源说,未来随着项目的稳步推进,农高新区将探索实施“企业+农户”的订单保底模式,在扶余域内带动农户共同发展鲜切玫瑰花产业,提高农户收入,同时致力融入扶余精品旅游线路,发挥该项目在扶余市美丽休闲乡村建设中的推动作用。

跨进扶余鲁花浓香花生油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的大门,浓郁的花生香味扑鼻而来,4台压榨机正在满负荷运转。

立足优越的地理和资源条件,2017年,扶余市通过招商引资,将年生产9.8万吨花生油加工及6万吨花生米仓储和筛选项目引进扶余,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

“立项、建厂、投产,整个过程中,扶余市委、市政府帮助我们企业做了很多工作,我们也带动了当地花生种植面积60万亩,6000家农户实现增收。”扶余鲁花相关负责人吴传阳讲述了地企双方自合作以来的“双向奔赴”。

他还介绍,扶余“大白鲨”花生的品质好,又通过鲁花5S压榨工序(纯物理压榨工序),产出的油绿色健康,且保持花生的原香。

自2017年建厂至今,通过增建包装车间、花生粕仓储库,扶余鲁花全年可生产运行3至4个月,日产达320万吨以上,带动扶余周边群众就业200余人,每年利税达千万元以上。

地处北纬45度黄金地带的扶余市,具有肥沃的黑土地,盛产优质玉米、杂粮杂豆等农产品。为将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2018年,扶余市与本地知名企业吉林省鸿翔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达成合作共识,由鸿翔集团投资创建吉林省国泉酒业有限公司,发挥头部企业带动作用,推进农产品精深加工,促进农业提档升级。

“集团公司自主研发的高粱良种——‘翔杂一号’,在扶余的黑土地中长出支链淀粉含量98%的糯高粱。支链淀粉含量高,易于发酵,所含脂肪、蛋白质和玻璃质含量均衡,以它为主原料酿出的酒,甜柔细腻、醇厚芳香、圆润干爽、回味悠长。”国泉酒业相关负责人于菲说。

该项目总投资1亿元,年产值上亿元。从2020年9月投产至今,为扶余市增强200人个就业岗位。

良种与良田的“相遇”,让地企双方在农产品产业化发展上撞了个“满怀”,实现了优势互补、互进互促、共赢发展。

一朵朵娇艳欲滴的玫瑰花,一桶桶绿色健康的花生油,一坛坛酱香甘醇的纯粮酒……是近年来扶余市农业产业发展的一张张亮丽名片,更是躬耕项目建设的累累硕果。

发展永无止境,奋斗未有穷期。扶余市将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着力构建绿色高质高效农业产业集群为目标,踔厉奋发,砥砺前行。

责任编辑:吉林省农业农村厅_林天天[打 印][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