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木耳“长”出大产业
时间:2025-02-17 09:59 来源: 字体显示:大中小
磐石市最早发展黑木耳产业基地的是取柴河镇。
虽然仍寒风凛冽,但在磐石市取柴河镇,已率先掀起了制作菌袋抢前抓早备春耕的热潮。
近日,清晨,孟祥东走进黑木耳菌包生产车间,与雇佣的村民们一起,开始一天的制菌工作。“现在正是制作春木耳菌包的关键阶段,大家伙儿都热火朝天地赶工期呢!” 孟祥东在多年前成立了黑木耳种植家庭农场,是全镇数得上的木耳种植大户,“菌包生产马上就要收尾,今年农场计划生产的100万个菌包即将全部完成。”
生产线上,拌料、装袋、高温消毒、授菌等一道道工序有条不紊地进行着。智能育菌室内,种菌完毕的菌包整齐地排列在菌架上,即将开始长达数月的发酵。
“冬春养菌,春夏育耳”。每年11月至次年1月,是生产黑木耳菌包的时间。“过去老百姓都是在自己家里制菌,直接放在火炕上,捂着棉被发酵。”回忆起早年间的传统种植模式,有着20年木耳种植经验的孟祥东感慨不已。如今,在智能化生产车间里,温度湿度可控,制作出的菌袋成活率近100%,在产量和品质上都有保证。
“取柴河镇的地理环境、气候适合黑木耳生长,这几年效益也越来越好。”孟祥东说,在木耳种植、管护和采摘的旺季,每天需要大量工人,农场都是雇佣当地村民,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赚钱。
取柴河镇是磐石市最早发展黑木耳产业基地的,有近50年的发展历史,域内80%的农户都有着熟练的种植技术。近年来,依托独特的生态资源、气候环境、产业基础等优势条件,遵循“小木耳大产业”理念,从最早的庭院种植模式,不断扩总量、拓销路,推动木耳产业实现全产业链发展,现已成为国家级产业强镇。
放眼磐石,黑木耳种植规模已达4244万袋,分布于取柴河镇、驿马镇、松山镇等种植区,打造了4个百万袋黑木耳园区,产量达到2.46万吨,产值达到1.6亿元。
小小黑木耳,正乘着乡村振兴的“致富车”,携着百姓的致富新希望,蓬勃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