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四平市持续发挥“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产业优势和发展潜能,纵深实施“玉米主食化”发展战略,不断探索“四平玉米”品牌战略发展新模式,打造全国玉米主食化战略领导者行业标杆,走出了一条独具四平特色的玉米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之路。
立足实际瞄准定位 筑牢产业发展基础
实施“战略定位”引领,勾勒玉米主食化全产业链图谱,致力将四平市打造成全国优质功能玉米生产示范基地、绿色玉米食品精深加工产业集群和中国北方玉米食品交易中心。
四平市高度重视玉米产业发展,2021年7月成立了国内首个专项推进玉米产业发展的领导小组办公室,旨在发挥玉米优势,树立“四平玉米”品牌,推进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深入调研、专家论证,总结提炼出“四平玉米”拥有的“黄金玉米带”的区位优势、“中国优质玉米之都”的品牌优势、“耕地中的大熊猫”的东北黑土地优势、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的载体优势、最适宜玉米成长的自然优势、内外皆佳的玉米品质优势、松辽流域的水源优势、优质丰富的玉米食源优势、特色鲜明的文化优势和前景广阔的发展优势这“十大优势”,结合四平发展实际,提出了规划引领、政策驱动、联盟带动、标准建设、质效提升、融合发展、品牌兴业、全链创新、智慧管理、文化支撑的“十大工程”。
精准招商项目为王 推动全产业链发展
近年来,共推进玉米产业项目38个,预计总投资63.5亿元。其中玉米主食化落地项目28个,总投资额12.1亿元;玉米产业项目建设成效显著,通过招商引资和产业孵化,四平市鲜食玉米年加工能力,由2021年的3000万棒,提升到目前的2.3亿棒,增长6.7倍,共有66种玉米新产品填补产品空白。
依托优势提升质效挖掘玉米增收潜力,通过政府主导、科技全程支撑引领、规模合作社集中经营,依托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打造国内一流的黑土地提质增效示范样板,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粮食效益。
推进技术示范。以玉米技术推广为目标,全力打造现代农业示范样板——玉米产业种植示范基地。开展万亩保护性耕作高标准提档升级核心示范区(示范基地)建设,通过秸秆全量还田保护性耕作技术同浅埋滴灌技术、新品种引进示范推广等有机结合,每公顷玉米产量比实施前增产10%以上,每公顷节本增效3000元以上。
推进品种示范。全市发展鲜食玉米订单3万亩、特种玉米订单30万亩,实施高质量玉米种植,实现产销两端有效衔接,提升了农户、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主体种植效益,累计增加农民收入3000多万元。创新研发玉米大垄双行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技术,建设种植示范区。
推进模式示范。以农民需求为导向,深耕“带地入社”、完善“双代一点”、探索“延期结算”、实施“计息点价”,推进玉米全产业链服务综合体提质扩面。帮助农企对接,适度扩大规模经营方式,让农民好粮卖好价,实现增收目标。
融合提升创新发展 增强市场竞争力
四平市把玉米产业作为“第一支柱产业”领军者,把国家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基地打造成全市产业资源供给的“第一车间”;整合梨树县玉米产业资源,打造梨树玉米特色小镇样板;打造中国首条玉米产业主题商业街;建立四平玉米电商直播产业园区。
四平市高度重视区域公用品牌打造,编制全国首个玉米主食公用品牌发展规划。深入挖掘“四平玉米”文化内涵,明确王牌产品,推出营销模式,为“四平玉米”把脉定向,指路领航。
搭建政务展示平台。先后举办了中国·四平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全省粮食品牌建设暨第三届中国·吉林鲜食玉米产业大会、第二届中国·四平玉米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行业专家、学者对四平市玉米产业发展积极建言献策、把脉定向,助力“四平玉米”更好更快发展。
搭建节庆展销平台。先后举办了第二届中国·四平玉米节、“品四平玉米过欢乐大年”优质玉米产品推介品鉴大会、首届四平市地产优质农产品展销会、第三届中国·四平玉米节等多个大型玉米产业展销会,为四平玉米产业发展宣传造势。
搭建主食推广平台。举办了四平首届“品四平玉米享人间臻味”玉米主题厨艺大赛、第二届“品四平玉米享人间臻味”餐饮烘焙大赛,深入发掘具有四平特色的玉米美食,为餐饮企业与玉米生产企业搭建了桥梁,推动玉米生产、加工、销售有效对接,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
四平市将持续深入推进“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研发新品种,保护老品种,推广新技术、新模式,不断壮大玉米这个特色优势产业,推进玉米加工转化、增值升级,不断提升产品附加值,壮大产业链条,推动玉米产品向绿色、精深、高端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