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项目
当前位置: 重点项目
长春市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基地项目
时间:2025-03-28 15:01 信息来源:吉林省商务信息中心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产品简介

项目选址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立足长春市的区位优势和地缘优势,基于长光卫星光学卫星数据资源和航天宏图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及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应用方面的数据积累及产业服务能力,拟计划在新区落地卫星遥感产业、北斗导航产业、无人机产业,结合各行业信息化水平、业务痛点,确定示范项目内容建设开展应用示范项目落地航空航天大数据应用基地。

1.1.2 市场前景

1)遥感行业市场发展现状

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遥感行业在近年来得到了迅速发展,成为信息技术领域中的一支重要力量。遥感技术是通过非接触式可见光或其他电磁波接收器捕获地面和物体的图像和数据的技术。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应用技术的不断改进,遥感技术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其市场需求也得到了不断的增长。

近年来,中国遥感行业市场的发展现状也备受关注。根据相关研究统计,目前中国遥感市场主要以地理信息、遥感制图及应用软件、电子地图、位置服务等为关键领域,其中地理信息行业增长最为迅速,不仅成为遥感行业的关键应用领域,同时也得到了社会广泛的认可和支持。此外,随着物联网的不断升级和拓展,遥感技术也越来越需要与物联网技术相结合,并与传统行业相融合,进一步推动了遥感行业市场的发展。

另外,随着数字化技术和空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各地政府、企事业单位和民间组织对遥感技术需求日益增多,同时也吸引了更多的科技公司进入遥感行业市场,提供更加优质、高效的遥感技术服务。此外,对于地质、环境、农作物种植、城市建设等领域的要求,也增加了遥感行业市场的需求,因此,遥感行业未来的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总之,当前中国遥感行业发展迅速,市场需求不断增长。未来从应用领域增加到核心关键技术的研发,遥感行业的市场领域和应用领域都将得到进一步拓展,更加细致巧妙的遥感应用将更快的被广泛采用和应用,其市场发展前景不可限量,也将持续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增长注入新的活力。

2)航拍遥感市场分析

2023年,航拍遥感市场呈现出强劲的增长态势。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用的拓展,航拍遥感已经从传统的军事和地球观测领域延伸到民用和商业领域,成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

在市场规模方面,航拍遥感市场的增长主要受惠于无人机技术的普及和遥感数据需求的激增。据统计,2020年,全球卫星遥感服务市场规模达到了26亿美元,相比2019年增长了13.04%。其中,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为155亿元左右,占全球市场规模的15.4%2021年全球卫星遥感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9.4亿美元,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达到175亿元。2023年全年全球卫星遥感服务市场规模达到36.5亿美元,中国遥感服务市场规模达到217亿元。与此同时,全球航拍遥感市场规模达到数十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15%。在应用领域方面,航拍遥感已经在城市规划、环境保护、国土资源、灾害预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并为各行业提供了丰富的数据支持和决策依据。

与此同时,中国遥感行业产业链也在不断完善和优化。在产业链上游,卫星制造和发射产业得到了持续发展,一些新兴企业如长光卫星和欧比特等正在崛起。在产业链中游,遥感数据接收处理和遥感应用服务企业正在迅速壮大,其中航天宏图、世纪空间、中科星图等企业已经成为行业的重要力量。

然而,尽管市场规模正在扩大,但中国遥感应用市场仍处于导入期,整体来看,市场仍然存在大量的潜在机会。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市场应用的进一步拓展,航拍遥感市场将会释放出更大的潜力。因此,对于从事航拍遥感的企业来说,提高技术研发和服务水平,提供更加优质的产品和服务,将成为保持和拓展市场份额的关键所在。同时,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只有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能力,才能在未来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3)市场需求分析

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随着无人机技术和遥感技术的不断进步,航拍遥感设备将更加小型化、智能化和高效化,能够提供更高质量的数据和更广泛的应用领域。因此,对航拍遥感设备和技术的需求将会增加,特别是在环境监测、资源调查、城市规划、农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需求将更加广泛。同时,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的不断发展,航拍遥感数据的处理和分析能力也将得到提升,进一步拓展航拍遥感的应用领域。

政策支持与市场需求:随着国家对环保、农业、城市规划等领域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相关政策的出台将进一步推动航拍遥感行业的发展。政府机构的需求将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同时,企业对于航拍遥感服务的需求也将进一步扩大,利用其高效、准确的数据获取和分析能力,提高企业的运营效率和竞争力。

国际化趋势:随着全球化的加速,航拍遥感行业的国际化趋势也将更加明显。国内外企业和机构对跨国航拍遥感服务的需求将增加,以获取更全面、更精确的数据。同时,随着“中国智造”的飞速成长,对外技术输出的不断成熟,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尝试与中国达成多领域的技术合作,航拍遥感行业也将面临更多的国际化机遇和挑战。

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随着航拍遥感技术的不断发展,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问题也日益突出。如何在保证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前提下,提高航拍遥感的应用价值和社会效益,是行业需要重点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综上所述,2024年航拍遥感行业的需求将更加多元化和复杂化,需要行业不断加强技术创新和应用拓展,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市场需求。

1.1.3 技术分析

1卫星遥感产业

目前已在鹤壁市建立城市遥感应用系统,综合运用各类资源和多种手段,对海量、多源、单灾种、多灾种的风险监测数据进行快速处理分析,构建科学、高效、先进、智能的自然灾害综合监测、风险识别、预报预警、应急指挥系统,全面实现空天地自然灾害综合感知监测、数据管理、风险识别、趋势预测、综合研判、协同会商、辅助决策、精准推送、应对处置、应急指挥等功能。

2无人机产业

公司目前在长沙、南通、凌源等12地设有无人机生产制造基地,生产面积超过40000平方米,可实现自主生产多型号中小型无人机平台,包括固定翼、复合翼、倾斜旋翼、电动多旋翼、长航时油动多旋翼和无人机集群。产品可以覆盖航时10min4h、作业半径10120km、飞行速度235m/s、载荷≤15kg的航测于监测作业需求。

1.1.4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生态环境部发布的《生态环境卫星中长期发展规划(20212035年)》指出,积极联合国内遥感卫星应用相关部门,推动遥感卫星数据共享政策落地,实现一星多用、多星共用,提升遥感卫星应用能力和应用效益。

交通运输部、科学技术部联合发布的《关于科技创新驱动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意见》提到,推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物联网、云计算和新一代无线通信、北斗导航、卫星通信、高分遥感卫星等技术与交通运输深度融合,开发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促进自动驾驶智能航运等加快应用,突破综合交通网运营服务、危险货物管控等关键技术,健全部门间协同监管、数据共享、系统互联机制,构建“陆海空天”一体化交通运输安全保障与监管服务体系。

2)区位交通优势

地处东北亚区域几何中心:长春地处东北亚区域的中心地带,是连接东亚、东南亚、中亚和欧洲的重要枢纽。这个地理位置有利于示范区与周边国家和地区开展广泛的经贸合作,吸引国际投资和人才。

铁路交通:长春市是中国东北地区重要的铁路枢纽之一,拥有多条铁路干线贯穿全境。长春站和长春西站是主要的火车站,可直达国内各大城市。此外,长春市还有多个货运站,承担着大量的货物运输任务。

公路交通:长春市公路交通发达,拥有多条高速公路和国道贯穿全境。长春市还建设了多个长途客运站,方便市民出行。此外,长春市还有大量的公交车和出租车,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市内交通服务。

航空交通:长春市拥有龙嘉国际机场,可直达国内各大城市以及部分国际城市。龙嘉国际机场是东北地区重要的航空枢纽之一,为长春市提供了便捷的空中交通服务。

城市交通:长春市重视城市交通建设,建设了多条地铁和轻轨线路,构成了完善的城市交通网络。此外,长春市还有大量的公交车和有轨电车,为市民提供便捷的市内交通服务。

高铁交通:近年来,长春市加强了高铁交通建设,建设了多条高铁线路。长春市是京哈高铁、哈大高铁、长吉城际铁路等高铁线路的重要节点城市,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更加便捷的选择。

3)产业优势

长光卫星是我国第一家商业遥感卫星公司,依托“星载一体化”关键核心技术,已成功实现79颗“吉林一号”卫星在轨运行,建成了目前全球最大的亚米级商业遥感卫星星座,在遥感信息服务上占据优势地位,并逐渐成为全球重要的航天遥感信息来源。可实现对全球任意地点的天重访能力达到79次,最快可在11分钟内实现对应急任务的响应,这一指标全国领先。以现有在轨卫星测算,“吉林一号”卫星星座可对全球任意地点实现每天 23~25 次重访,具备全球一年覆盖 2 次、全国一年覆盖6 次的能力,充分利用长光卫星光学卫星数据资源,并结合我公司合成孔径雷达卫星数据,以满足测绘、地震、应急、自然资源、减灾、海洋、林草、交通、水利等行业需求。打造高分辨率、高显示性的卫星“天眼”,将引导和带动全省卫星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速破冰抢滩地理信息、航空航天、北斗应用等未来产业,促进5G+地理信息产业发展,支撑数字化转型战略实施。

4人才优势

长春拥有众多高校,年可提供50多万高等人才。长春新区已与光机所、应化所、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签了人才和科技合作框架协议,为企业发展提供了科技支撑。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占地面积5万平方米,打造航空航天卫星遥感应用产业基地。规划建设航测设备、无人机设备制造中心,大数据枢纽中心,技术研发实验中心,行政办公中心,技术专家服务中心以及相关配套设施。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300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240000万元。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188679万元,利润56604万元,投资回收期7.3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8.87%。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该项目将引进先进的航拍遥感技术,推动长春市在该领域的技术创新,提高长春市在航拍遥感领域的竞争力。同时,该项目的建设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为当地经济发展作出贡献。此外,该项目的实施将促进长春市航空航天卫星遥感产业的升级和转型,提升整个产业的水平和竞争力。航拍遥感技术的应用还可以减少人力物力的消耗,提高对环境的监测和保护能力,为环保事业作出贡献。

1.5 合作方式

国内合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长春新区北湖科技开发区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

2.合作方简介

2.1 基本情况

名称:长春新区

地址:长春市龙湖大路5799号

2.2 概况

长春新区区位优势明显、产业基础坚实、创新氛围浓厚、开放条件优越、承载能力较强。要把建设好长春新区作为加快新一轮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重要举措,为促进吉林省经济发展和东北地区全面振兴发挥重要支撑作用。长春新区的职能之一是“深化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长春新区内装备制造、农产品加工、高教科研等产业优势明显,位于东北三省中部枢纽区域,有着很强的区位优势,加上未来新区内的政策创新支持,能够对哈长城市群、吉林省中部城市群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新区依托现有产业基础,重点实施“互联网+”协同制造,带动制造业转型升级,参与国际产能合作,提高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融合新一代信息网络技术的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现代服务业,打造辐射哈长城市群的经济增长极,促进吉林省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带动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

北湖科技开发区位于长春市东北部,属于长春新区的三大开发区之一,成立于20165月,总体定位是东北亚区域重要的科技创新中心。面向自贸区的复合枢纽型国际内陆物流港。重要的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生物医药产业基地。长春市北部重要的生态旅游休闲区。

空间布局包括两中心、一基地、十园区:两中心——科技创新中心、国际物流中心;一基地——先进制造产业基地;十园区——高端装备产业园、光电智能产业园、生物医药产业园、亚太农业和食品安全产业园、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园、云计算产业园、国际商务园、专业物流园、装备物流园、电商产业园。积极发展技术研发、文化交流、商务金融服务、生物医药、光电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精优食品、现代物流、物流装备制造等产业。大力发展与物流相关的信息、管理、保险、金融等服务业,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全力构建东北亚区域物流产业的新窗口、新通道和新平台,打造成为东北亚国际物流和供应链枢纽以及物流装备制造基地。加强区域科技与金融结合,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完善区域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城市综合服务功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湿地公园建设,推进文化旅游和体育健康产业发展,打造人文、科技与生态相融合的魅力城区。

2.3 联系方式

2.3.1 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人:李逯

话:+86-18501651905

2.3.2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长春市合作交流办公室

人:张俊杰

联系电话:+86-15704317930

真:+86-431-82700590

电子邮箱:xmc8276393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