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业
白山市人参云平台电子交易中心项目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项目简介
人参被誉为“百草之王”,业内素有“世界人参看中国,中国人参看吉林”之说。位于长白山脚下的抚松县,拥有1,500多年的野山参采挖史、450多年的人参栽培史,是“中国人参之乡”。
抚松县人参仓储物流交易中心项目,特色鲜明,内涵深厚,吸引力强,符合国家产业政策,主题明确,方案可行,顺应了人参产业发展方向,是抚松县人参产业发展的新亮点,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市场潜力巨大。该项目依托现有成熟技术,拟在抚松县成立股份有限公司,建立人参市场中心交易市场并开设专业网站,发布人参及其衍生产品的市场、技术等信息,同时开设如鲜参、红参、干品及其衍生产品的即期、远期现货电子交易盘,进行场地及网上交易。为全国人参产、供、销各环节的商家提供及时、准确、可靠的信息服务和便捷、经济、安全、高效的电子交易服务。
1.1.2 市场前景
(1)人参市场规模分析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中国人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规模达85.02亿元,其中,国产产品占93.3%,进口产品占6.7%,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必定日益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从而使保健养生成为都市生活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各类人参食品和保健品将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更多老百姓的保健优选,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规模突破90亿元,未来中国人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
人参是吉林省得天独厚的特色优势资源,人参产业在吉林省最具优势特色。据省农业农村厅参茸办公室统计,2023年吉林省园参种植面积14.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林下参种植面积116.5万亩、鲜参产量3.4万吨,全省人参产业综合产值708.5亿元,同比增长10.3%,首次突破700亿元。吉林省提出将人参产业作为农业新兴支柱产业。到2025年,全省人参产业总产值达800亿元,人参新品种选育、高效种植、精深加工等关键技术实现新突破,人参种植、加工、仓储流通等方面关键短板基本补齐。制修订林下参种植相关标准,同时开展林下参相关区域品牌建设,打响产品品牌。
作为“国际人参贸易中心”,吉林省白山市抚松万良人参市场占地达到近4万平方米,建有人参交易中心、检测中心、追溯中心、报价中心、大数据中心及多媒体信息中心,是一家集经贸、金融、物流、仓储、服务为一体大型综合市场。每年的8月直到第二年的3月是人参销售旺季,以人参为主的系列产品远销日本、韩国、美国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3年,全县人参全产业链交易额近200亿元。2023年,万良人参市场鲜参交易量为3.28万吨,鲜参总交易额27.4亿元,干货交易42亿元。
(2)人参市场需求分析
人参中含有的多种营养成分及生理活性物质,可满足现代人们日常所需的医疗保健需要,也为人参有效成分的高效利用以及药效物质基础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自人参列入新资源食品以来,人参产业得到迅猛发展,产量及需求量迅速增加。2021年中国鲜人参产量达69850吨,其中,吉林占56.78%,黑龙江占28.63%,辽宁占7.37%,需求量达70031.9吨,2023年中国鲜人参产量和需求量将分别达到76234吨和75614.4吨,从价格走势来看,自2014年起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开始逐步下降,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1.4元/千克,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0.6元/千克。
2020-2023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进口数量不断增长。2023年进口数量达到约90吨,同比增长21.8%。2022-2023年进口金额保持稳定,到2023年为3229万美元。从进口产品来源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进口主要来源为加拿大、韩国与美国,其中加拿大占比约60%,韩国占比约26%,美国占比15%。我国是人参产量大国,从我国人参进口整体情况来看,我国主要是对外进口价值高的精加工产品,量小但附加值高;随着国内消费者收入的提高,对于人参制品的品质要求提高,将拉动行业的进口。综合来看,我国人参行业进口形势较好,主要竞争压力来自国内人参品牌的崛起,对于人参的加工的技术的增长。
2019-2021年,受疫情影响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不断下跌,2021年达到近年来低谷。2022年以来,出口不断回暖,到2023年达到2070吨,同比增长44%。人参出口金额整体呈现W型走势。2021年为近年来低谷,出口金额仅24万美元。2022-2023年出口金额不断回升,到2023年超过160万美元,同比增长46%,回升至2017年水平。从出口目的地来看,2023年,我国人参出口主要目的地为日本,占比超过40%,其次为中国香港与中国台湾,占比分别为23.8%与16.9%,其他地区占比不足5%。从出口均价方面,2017-2023年人参出口均价在0.5-0.8美元/千克区间波动。2022年出口均价小幅上涨,2023年0.85美元/千克,但总体来看相对稳定。总体来看,我国人参出口呈现数量先降后增,2023年有回暖趋势,从出口标的来看,我国约40%的人参出口至日本,且出口均价相对稳定。从长期来看,随着国内企业对于人参消费品的研发,对外出口人参产品品类的附加价值的不断提升,有望拉大我国人参出口数量以及出口金额。
(3)人参市场前景展望
从整体来看,当前人参产业发展方兴未艾,是我国最具发展潜力,开发价值极高的特色产业之一,是《健康中国2030》战略不可缺少的关键一环。人参的加工炮制,进一步丰富了人参的应用和发展,生晒参、大力参、红参、糖参、活性参和黑参的逐步应用,使人参产业更加多元化。同时,人参在我国应用历史悠久,服务最为广泛,无论在经典方剂、中成药、保健品以及相关产品研发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加强人参产地趁鲜切制工艺的研究和使用,秉持“药材好,饮片好,药才好”的理念,坚持人参加工药、健、食并举,逐步加深“以食为疗,以食为养”现代理念,提升人参精深加工的科技含量,精准市场地位,明显的品牌效益,是实现人参产业化发展的精髓所在。
此外,在注重人参深度开发的同时,要坚持人参茎叶、花蕾、果实等非药用部位的探索和开发,探究其进入新资源食品的可行性,实现人参全植株的综合开发利用。让中医药走向世界,确立人参世界宗主国地位,要保证人参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并构建人参产业发展标准化体系,依据人参根、茎叶、花蕾和果实等部位的高效利用原则,将人参的可持续发展呈现良好态势,提升人参产业附加值,全面促进人参产业的现代化发展。
并且在“互联网+”时代下,传统的交易方式已经难以满足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作为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万良人参市场的集散功能,由传统的人流带物流模式向信息流带物流方式转变,不断改变着沿袭多年的传统交易方式,为人参市场发展注入了强劲活力。富有开拓精神、敢闯敢试的万良人参市场,站上“网络的风口”,干起网店、微商,做起农民博主,开启“直播带货”,把长白山区珍贵稀缺的特产品,销售到全国乃至世界。
1.1.3 技术分析
本项目专利技术通过购买的方式取得。交易平台为解决实体店铺成本大、局限性强、销售网络窄等问题,为人参产业提供全新的网络商城店铺模式,实现“一人开店少成本,创造利益最大化”的经营体制。为生产厂商和销售商的大宗商品买卖提供了线上交易、行情分析平台,实现大宗商品的订单、挂牌买卖、招标、拍卖、中远期现货、连续交易现货等多种交易处理。为人参产业提供低成本、少环节、高效率全产业链贸易体系。是集网上交易、网上支付、资金监管、物流管理、行情分析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电子商务平台。
1.1.4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吉林省“十四五”规划提出,实施白山市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建设长白山人参种源繁育基地、人参标准化种植基地、研发中心、生产加工园区、销售展示中心等,构建种植、精深加工、观光旅游相结合的产业链条。《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指出,要全省一盘棋,加快构建一二三产业深度融合、绿色高质量发展的人参产业布局。到2025年,实现人参生产、经营与产业三大体系进一步完善,科研创新、精深加工和品牌营销三大能力大幅提高,产业总产值突破800亿元,一、二、三产业占比分别调整为7%、50%、43%,成为全省重要的战略性支柱产业。
人参产业进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白山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纲要》指出,全面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推进人参标准化生产,重点强化林下种植和非林地种植标准化建设。加强与通化、延边联动合作,共同实施“长白山人参振兴工程”,全力打造“长白山人参”品牌。“十四五”期间,人参种植面积达到20万亩,新增人参种植基地30个,新增销售平台5个。强化人参产业科技开发和成果转化,加大人参保健品、药品和生物制品开发力度,推进人参全产业链开发。重点打造以抚松为核心的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集群,形成国际化人参贸易集散、价格形成、信息发布、科技研发、文化旅游等五大中心,推进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探索开通人参期货交易平台,将人参推向全球投资市场,助力人参产业科学化、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白山市抚松县将坚持质量兴参、绿色兴参、科技兴参、品牌兴参,努力把人参产业打造成为千亿级规模产业。大力实施人参种业振兴和品质提升工程,推动人参产业高级化、产品高端化、品牌驰名化,推动开放合作、互利共赢,携手共绘人参产业发展美好蓝图。
(2)区位优势
白山市抚松县位于长白山核心区域,处在未来东北亚金三角和渤海湾经济区这两个发展中心的制高点上,通航北京、上海、长春、武汉、沈阳、大连、天津等城市的长白山机场,是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坐落在抚松境内,长白山机场全面扩建,新增4个停机坪。201国道、302省道,架构立体交通网络, 奠定抚松“东北亚经济圈”重要交通枢纽地位。长白山旅游公路已建成通车。特别是随着长松、鹤大两条高速公路、宇松铁路、东北东部铁路等一批标志性工程的开工建设,抚松已形成集公路、铁路、航空为一体的立体交通网络,极大地提升了抚松的承载能力和发展空间,拉近与世界的距离。链接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延龙图经济圈和沈大经济圈的强劲活力将得到全面释放,奠定抚松“东北亚经济圈”重要交通枢纽地位。
(3)产业优势
“中国人参看吉林,吉林人参看抚松”,吉林省抚松县是道地人参的原产地和主产区,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人参的产量、质量、市场规模已位列国际市场排头。多年来,抚松县深入挖掘和弘扬人参文化,活化文旅资源,发挥域内产业优势、生态优势、区位优势,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统领,以人参产业为核心,积极探索一二三产业融合新路径,将人参产业由传统的“种植—加工—销售”主产业链向“种植—研发—加工—生产—销售—观光”的全产业链模式迈进,有效地促进人参产业蓬勃发展。经过多年打造,抚松县现已成为国内最大的人参产品集散地,据抚松县有关部门统计,吉林省人参的三分之一产自抚松,全球人参80%的交易量在这里完成,每年交易量在4万吨至6万吨之间。
由于本项目交易订单的数量巨大,连续不断的现货和远期现货的交收和储备,也能够为抚松及其周边地区的交通运输和仓储等相关行业带来很大的发展机会,同时随着交易市场的发展,人参产业的集中度也会得到提高,进而推动抚松地区以人参为主要原料产业的发展。人参交易市场和市场中来自全国各地的交易商所带来的不同文化和理念也会成为促进抚松经济的腾飞的力量。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新建及改建面积5万平方米,新购设备380台(套),建设人参云平台交易中心及相关配套设施,用于进行场地及网上交易。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12,000万元。
1.3.2 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 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9,000万元,利润2,910万元,投资回收期6年(税后,含建设期1年),投资利润率19.4%。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 社会评价
项目的建设不仅有利于人参产业链的发展,同时带动当地相关行业,如种植业、建筑行业、包装业及运输业的发展,还能为下岗职工和剩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本项目对企业、当地的经济发展均起着重要的作用,是社会效益明显,经济效益可观的好项目。
1.5 项目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
1.6 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
1.7 项目建设地点
抚松县万良镇。
1.8 项目进展情况
已编制项目合作计划书,正在招商中。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抚松县商务局
地址:白山市抚松县行政中心4号楼5楼
2.2概况
抚松县隶属于吉林省白山市,位于吉林省东南部,松花江上游,长白山西北麓,北与桦甸市、敦化市以二道松花江为界,南与临江市、长白朝鲜族自治县相连,东与安图县接壤,西与靖宇县隔江相望、与江源区相接。行政区域面积6,159平方千米,下辖11个镇、3个乡。
抚松县境域辽阔,境内高山叠嶂,江河纵横,森林茂密,有国家公布的35个“王牌”景点中五奇之一的长白山天池;有1994年被省政府批准开通的长白山西坡旅游线路;2003年,长白山被国家命名为中国十大名山之一。抚松是中国人参之乡,拥有1,500余年的野山参挖掘史,同时已有450多年人工栽培人参技术,是道地性人参的原产地和主产区,全球人参80%的交易量在抚松完成。同时,抚松还是全国重要的北药基地,以人参为主的野生中药材多达870余种。
2.3联系方式
2.3.1合作单位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抚松县商务局
联 系 人:于世亮
联系电话:+86-439-6236886
邮 箱:jlfsxmb@126.com
2.3.2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