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产业
白山市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项目
1.项目简介
1.1 项目背景
1.1.1 项目简介
近年来,抚松县主动融入吉林省人参产业发展战略,助力全省打造千亿级人参产业,以建设践行“两山”理念试验区先行区为目标,持续加快中国人参产业示范区建设步伐,以人参产业为突破口,深挖人参文化底蕴,积极推动一二三产深度融合,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进一步巩固人参产业优势地位,全面提升人参产业核心竞争力。
项目选址位于抚松县,开创“人参+”全产业链新模式,加快推动人参产业高级化、产品高端化、品牌驰名化,全力推进现代人参产业生产、加工、经营三大体系建设,打造国家级人参产业集群。
1.1.2 市场前景
(1)人参产业发展现状
人参也称“人衔、鬼盖、玉精、神草、地精、黄精、土精、孩儿参、棒槌”等,是五加科人参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喜阴凉、湿润的气候,多生长于昼夜温差小的海拔500~1100米山地缓坡或斜坡地的针阔混交林或杂木林中,由于根部肥大,形若纺锤,常有分叉,全貌颇似人的头、手、足和四肢,故而称为人参。人参分野山参和人工种植参,市场上95%的人参都为人工种植的人参,野山参比较稀少,人工种植人参按种植方式的不同分林下参、林地参和非林地参。按照加工方式,人参可分为鲜参、红参和大力参。
人参行业产业链的上游主要为人参种植业,主体为参农及人参种植企业;中游为人参加工企业,主要包括人参初加工企业及人参深加工企业;行业下游主要包括中药企业、人参产品消费者两大类,其中,中药企业将人参作为药品原材料,消费者则直接使用各类人参用品,包括人参食品、保健品、化妆品等。
人参因具有神奇的药用和保健功效,素有“百草之王”“东方神草”之称,人参药食两用,药用价值高,除大量用于配方药外,也进入保健品、化妆品、食品、饮料、礼品、参烟、参酒、参糖、参茶等多个领域,近年来全球人参产量稳步增长,2021年全球人参产量达84677吨,2023年全球人参产量达到97321吨,目前,全球人参主要产自韩国、朝鲜、俄罗斯、美国、加拿大、日本和中国七个国家,其中,中国占全球80%以上的产量。
人参在中国药用历史悠久,更是古代帝王贵胄延年益寿、保健固本的必备补品,而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老百姓食用人参保健养生也极为平常,近年来中国人参产销量均保持增长趋势,2021年中国鲜人参产量达69850吨,其中,吉林占56.78%,黑龙江占28.63%,辽宁占7.37%,需求量达70031.9吨,2023年中国鲜人参产量和需求量分别达到76234吨和75614.4吨,从价格走势来看,自2014年起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开始逐步下降,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1.4元/千克,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均价为120.6元/千克。
庞大的市场需求,促使中国人参市场规模不断扩大,2021年中国鲜人参市场规模达85.02亿元,其中,国产产品占93.3%,进口产品占6.7%,随着中国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必定日益关注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从而使保健养生成为都市生活的发展趋势之一,在此背景下,各类人参食品和保健品将进入越来越多的家庭,成为更多老百姓的保健优选,2023年中国鲜人参市场规模突破90亿元,未来中国人参市场规模将进一步扩张。
(2)白山市人参产业发展前景
白山市作为世界人参核心产区、中国人参之乡,有着悠久的人参栽培历史,人参文化底蕴深厚,人参资源得天独厚,发展潜力空间巨大。白山市依托宝贵资源,采取有力措施,不断推动人参产业稳步快速发展。
2022年,抚松县成功入选国家级区域性(人参)良种繁育基地,2023年9月,“抚松人参”入选2023年第二批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随着抚松县与吉林农大杨利民教授团队的深入合作,建设标准化人参种植基地,培育和种植具有长白山人参独特优势、更加适宜推广种植的“中国良种”势在必行,将从根源上强化白山市人参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近年来,抚松县投资8.9亿元,打造了食药纳米产业园,华润三九医药、太安堂、老滇凰、中草集等30余个龙头企业相继入驻。开发出人参食品、饮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等五大系列600多款产品。同时注重科技赋能,与吉林大学共同建设长白山资源与健康研究院,推动高校科研成果在抚松转化。2023年初以来,抚松县以人参为主的医药健康产业实现产值4.9亿元,同比增长11.48%。
亚洲最大的人参交易市场——坐落在抚松县万良镇的万良人参市场,已经成为全国人参产业的“晴雨表”和“风向标”,全国80%的人参交易在这里实现。目前,抚松县已经与国药集团达成合作协议,共建长白山农特产品交易展示中心和长白山人参智慧产业科技示范园,努力把抚松打造成世界级人参集散中心。这里还是全国人参文化中心,投资3.58亿元的人参博物馆异地新建项目正在加快推进,抚松县与吉林大学、吉林农业大学等院校共建“良种”“良法”“良品”人参科创中心,成立了人参中药材资源研究院和吉林抚松人参质量检测中心,为人参延链强链提供坚强的科学和技术保障。同时抚松正在打造人参商贸物流中心,与京东合作建设线上京东“吉林抚松人参馆”和“抚松人参馆自营旗舰店”,建成京东物流原产地仓,入驻企业19家,以人参为主的特色产业累计网络零售额达21.96亿元。建设了“抚松人参”展销文化中心,开展东南亚人参物流合作,把产品卖到世界各地。
抚松县探索“人参+”全产业链新模式,做大做强长白山人参优势特色产业,积极构建参旅融合发展模式弘扬人参文化,打造区域经济增长新引擎,抚松县多措并举,全力推进吉林长白山人参产业集群建设。由此可见,项目的前景非常广阔。
1.1.3 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条件
健康是立国之基,近年来国家陆续出台一系列“健康中国”政策。《“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提出从国家战略层面统筹解决关系健康的重大和长远问题,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指出要着力发展保健食品、营养强化食品等营养健康领域。《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关于推动轻工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等多项政策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长期驱动力,保健食品将在推进健康中国战略实施中对居民健康发挥积极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发布人参等3种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的公告》,制定了《保健食品原料目录人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西洋参》、《保健食品原料目录灵芝》,进一步加快人参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和成果转化;扩大人参申请新食品原料的范围,积极助力人参食品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2022年吉林省政府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加快推进全省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指出通过10年左右时间,努力打造人参产业成为千亿级优势产业,为吉林全面振兴全方位振兴提供重要产业支撑。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农业农村部等六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支持吉林人参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支持以吉林人参为代表的我国中医药特色健康资源传承发展。
《吉林省林下经济发展规划(2021-2025年)》提出以通化、白山、延边、吉林等人参产区为重点,大力发展林下参种植,通过实施生态种植和仿野生栽培,打造标准化、高质量长白山林下参产业核心区,提升吉林林下参的品牌品质。以东部地区林地资源为依托,大力发展灵芝、桑黄、五味子、天麻等传统中药材,扩大产业基地规模。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吉林省长白山人参产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依托长白山人参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建设,充分发挥重点龙头企业引领带动作用,大力开发人参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生物制品及野山参加工品等。在人参主产区重点建设食用人参、药用人参、 人参化妆品、人参提取物、特色野山参精深加工产业联合体,有效促进人参产业全链条、全领域的协同开发。
(2)区位优势
抚松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地处环长白山C型旅游线路中间点,是松花江的发源地。抚松1910年设县,取“镇抚安定松花江上游”之意,辖区面积6159平方公里,总人口32万,辖11个镇,3个乡,28个社区,130个行政村,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和1个省级工业园区。抚松是著名的中国人参之乡、中国蓝莓之乡和中国矿泉城,是吉林省扩权强县试点县。抚松具有突出的区位优势、生态优势、交通优势,是典型的资源型城市,境内有中国首个森林旅游机场“长白山机场”,通航北上广等20多个城市,抚长高速、鹤大高速纵贯全境,是沈白高铁的重要枢纽。
(3)资源优势
吉林省抚松县地处长白山“立体资源宝库”核心区域,得天独厚的地域优势和自然环境,使得抚松成为长白山人参的原产地和中国道地人参的主产区。抚松县人参采挖、种植历史悠久,早在1600多年前先民在以抚松为代表的长白山区域内进行放山,采挖野山参。中国第一支种植人参从这里出土,公元1567年,抚松境内开始进行人工栽培人参,已有近460年的历史。1995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人参之乡”,列全国同期命名的“百特”之首;拥有“抚松人参”“抚松林下山参”2个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
1.2 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本期项目规划占地430.18公顷,主要建设长白山国际旅游职业技术学院、中药农业展示区、中国人参博物馆、冰雪装备产业园、人参科技创新产业园、全民健身中心、长白山西坡自驾车房车营地、黄泥河生态环境治理、康养温泉小镇项目、矿泉水产业园、长白山冰雪文化体验中心、国际抗衰中心、人参食药纳米产业园、人参功能性饮料厂区建设等项目设施。同时,实施开发区起步区道路提升改造、基础路网、松泉路道路建设等配套设施升级改造。
1.3 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 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1,123,8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930,506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 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694,990.7万元,利润229,346.9万元,投资回收期6.9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20.4%。
1.4.2 社会评价
本项目的实施,将带动抚松县人参产业和旅游业、康养产业融合。为农民提供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同时人参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作用,可以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地方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
1.5合作方式
独资,合资、合作。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他方式可面谈。
1.7项目选址
抚松县
1.8项目进展情况
项目计划书已编制。
2.合作方简介
2.1单位基本情况
名称:抚松县人民政府
地址:抚松行政中心4号楼5楼
2.2 概况
抚松县位于吉林省东南部,长白山西北麓。东与安图县接界,南与临江市毗连,西南与江源区相连,西隔头道松花江与靖宇县相望,北与桦甸市、敦化市隔二道松花江相邻,东南部与长白朝鲜族自治县、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两江道接壤。东西宽87公里,南北长125公里,总面积6530平方公里。抚松县是边境县,国境线全长6.6公里。2014年,全县有抚松、松江河、露水河、泉阳、万良、东岗、北岗、仙人桥、漫江、兴参、新屯子11个镇和抽水、兴隆、沿江3个乡。
抚松县境域辽阔,地势东南高,西北低。最高处长白山白云峰海拔2691米,最低处二道松花江两江口海拔416.5米。境内有四条长白山支脉,皆由东南至西北走向,其中有32座海拔千米以上山峰,耸立于东、南、北各方。境内有头道松花江、二道松花江、松江河3条水系,皆自东南流向西北。山谷河川之间有少量冲击小平地,仅占总幅员面积的2.5%,故称“九山半水半分田”。
抚松县气候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冬季漫长而寒冷,夏季短促而温热,春秋两季冷暖交替,气温多变。
全县境内10公里以上的河流有66条,皆水流湍急,落差悬殊,蕴藏着丰富的水利资源。
抚松县境内森林资源丰富,森林植被属于典型的长白山植物区系,森林覆盖率达84%。经过长期的人为活动现已演替为过伐林、天然次生林和人工林。植被具有明显的垂直分布生态序列特点。林分层次比较复杂,有较发达的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全县具有天然林种18种,人工林种11种,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树种15种,名贵树种有红松、沙松、黄菠萝、水曲柳、桦树、柞树、椴树等。
2.3 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白山市商务局
联 系 人:朱昱泽
联系电话:+86-439-3367020
+86-1584499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