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服务业
白城市智慧物流园建设项目
1.项目简介
1.1项目背景
1.1.1产品简介
智慧物流是指通过智能软硬件、物联网、大数据等智慧化技术手段,实现物流各环节精细化、动态化、可视化管理,提高物流系统智能化分析决策和自动化操作执行能力,提升物流运作效率的现代化物流模式。
本项目主要发展多功能智慧仓储、加工、贸易、停运、配送和信息服务,涵盖商品交易区、配套功能区、商务行政区、生活服务区、信息管理区等,形成规模化、信息化、网络化、链条化的合理布局,逐步发展成以产品交易为主,集批发、仓储、直销、配送、运输、检测、信息交流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现代自动化智能物流中心。
1.1.2市场前景
1.物流行业发展现状
(1)全国社会物流总额规模再创新高
2023年,物流需求规模再创新高,社会物流总额352.4万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5.2%。分季度看,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分别增长3.9%、5.4%、4.7%、5.4%,呈现前低、中高、后稳的恢复态势,全年增长态势总体向好。
从物流总额的构成情况来看,2023年我国工业品物流总额超过310万亿元,占比超过88%;其次是进口物流总额18万亿元,占比5.1%;其它领域物流总额相对较小。
(2)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比率波动下降
从物流总费用情况来看,中国物流费用总额持续增长。2023年社会物流总费用17.8万亿元,同比增长2.3%,增速有所下滑。
2015-2023年,我国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整体呈波动下降趋势。社会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率为14.4%,比上年下降0.3个百分点,反映出单位国内生产总额价值(GDP)必需的物流成本在下降。
(3)全国物流业总收入持续增长
中物联数据显示,2015-2023年,我国物流业总收入整体呈逐年递增趋势。2023年全年物流业总收入为13.2万亿,同比增长3.9%,物流收入规模延续扩张态势。运输、仓储装卸等基础物流收入同比增速在3%左右,支撑物流市场稳定增长。
2.物流行业竞争格局
(1)区域竞争格局
物流园区在经济开发、促进多种运输方式的整合、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的明显作用,政府及企业在近几年中不约而同地将其作为推动区域和城市物流发展的重点工程,给予大力的支持。
截至2023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已牵头布局建设了80个国家物流枢纽,枢纽网络覆盖全国29个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为加快建设“通道+枢纽+网络”的现代物流运行体系,支撑构建新发展格局奠定了坚实基础。从区域分布来看,广东的国家物流枢纽数量最多。
(2)企业竞争格局
根据中物联发布的2023年度中国物流企业10强榜单来看,中远海运集团、厦门象屿、顺丰控股位列前三,物流业务收入千亿级的企业有5家,成为行业中坚力量,行业聚集效应持续显现。
3.发展前景
(1)持续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十四五”现代流通体系建设规划》,展望2035年,我国现代流通体系全面建成,形成覆盖全球、安全可靠、高效畅通的流通网络,流通运行效率和质量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显著增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形成高效支撑,为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提供坚实保障。
(2)中国社会物流总收入前景预测
未来,我国将聚焦补齐现代流通体系短板,着眼现代流通体系高质量发展,加快形成现代流通统一大市场,发展现代商贸流通和现代物流两大体系等方面进一步快速健全我国物流体系。根据近年来我国社会物流总额及社会物流总收入变化趋势,预测至2029年末,我国社会物流总收入或将达到17.9万亿元。
1.1.3项目建设的有利条件
(1)政策优势
《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积极发展多式联运、智慧物流、供应链物流,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质量,优化国际物流通道,提高口岸通关便利化程度。
《“十四五”现代物流发展规划》提出鼓励有条件的城市搭建智慧物流“大脑”,全面链接并促进城市物流资源共享,优化城市物流运行,建设智慧物流网络。
《商贸物流高质量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21-2025年)》提出加强冷链物流规划,布局建设一批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支持大型农产品批发市场、进出口口岸等建设改造冷冻冷藏仓储设施,推广应用移动冷库、恒温冷藏车、冷藏箱等新型冷链设施设备。改善末端冷链设施装备,提高城乡冷链设施网络覆盖水平。鼓励有条件的企业发展冷链物流智能监控与追溯平台,建立全程冷链配送系统。
《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的通知》提出进一步推进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设施建设工作,规范过程管理,加大政策支持,注重监督管理,优化指导服务,最大限度发挥政策效益。
《关于支持建设现代商贸流通体系试点城市的通知》提出支持建设改造区域冷链物流基地,增强冷藏、加工、配送等综合能力,连接产地、销地和集散地,与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产地冷链保鲜设施等错位衔接,畅通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
《关于培育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的指导意见》提出加强预冷、贮藏、保鲜等农产品冷链物流设施建设,补齐食品原料“最先一公里”短板。
《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冷链物流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举措的通知》提出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申报创建国家级、省级骨干冷链物流基地和冷链物流集配中心,加快补齐冷链物流基地内基础性、公共性、公益性物流基础设施短板。支持冷链物流基地运营主体或冷链物流龙头企业整合优化冷链存量资源,布局建设产地“最初一公里”和销地“最后一公里”冷链物流网络。积极发展冷链物流多式联运、邮政快递、航空货运,打造公、铁、水、空综合立体化冷链物流网络。
(2)资源优势
土地资源。洮北区耕地面积260万亩,其中水田面积80万亩,旱田面积180万亩,多为黑钙土、草甸土等肥沃土壤。林地面积34.3万亩,森林覆盖率为9.26%。草原总面积26万亩,盛产优质牧草羊草。其他土地资源充足。
水资源。洮北区年均降水量约349.9毫米。地下水资源总量4.78亿立方米,地下水开采总量5.08亿立方米。嫩江右岸最大支流洮儿河流经区内6个乡(镇)、1个农场,总长约159.6公里,流域面积约2053平方公里。
风能资源。风能可开发总量为2280万千瓦。风电并网装机达到384万千瓦,占全省(577万千瓦)的67%。依据省电力勘测设计院牵头编制的发展规划,可开发风电面积5060平方公里,未来还可规划集中装机容量超过1600万千瓦,分布式开发装机超过1000万千瓦。其中,洮北区风电并网装机35万千瓦,可开发风电面积215.2平方公里,规划装机容量70万千瓦。
光能资源。境内日照充足,太阳辐射能量高,年均太阳总辐射约为每平方米5300兆焦耳,年日照时间达2900小时以上,可利用1500-1700小时,属于“资源很丰富”区,适合建设大型光伏电站。目前已建成光伏电站5个,实现并网发电86.5兆瓦,其中华能10兆瓦,中金江鼎15兆瓦,华儒光伏牧草项目15兆瓦,百强光伏扶贫电站20兆瓦,村级光伏扶贫电站26.5兆瓦。
(3)产业优势
白城市既有玉米、水稻、高粱、绿豆等粮食作物,又有葵花、蓖麻、花生、辣椒、西瓜、香瓜等特色经济作物,也有猪、牛、羊、鸡、鸭、鹅、雁等畜禽产品,还有大量的淡水鱼,种类丰富、结构性好。
白城地处吉黑蒙三省区结合部,是历史形成的杂粮杂豆产品交易集散地,拥有全国最大的洮南杂粮杂豆市场,年交易量占全国27%,获批国家杂豆外贸转型升级专业型示范基地、国家出口杂粮杂豆质量安全示范区。目前,全市杂粮杂豆专业批发市场发展到9个,其中洮南市杂粮杂豆贸易园区已经发展为全国第二大杂粮杂豆专业批发市场,现有各种经营业户2000多户,其中各类工业企业(业户)50户,农副产品贸易公司18户,农副产品收储经营户80户,有自营出口权的杂粮杂豆贸易户13户,服务业户106户,长短途运输户1600多户,从业人员1.5万人,主要从事绿豆、豇豆、芸豆、荞麦、高粱、辣椒、菌麻、芝麻、英花、玉米加工贸易经营活动。年均交易量100万吨,交易额近60亿元,辐射吉林省、内蒙古东部、黑龙江以及辽宁的大部分区域,目前已发展成为全国最大的杂粮杂豆交易中心。全市杂粮杂豆经销企业已发展到500多家,其中固定资产千万元以上经销户41户,有进出口经营权的52家,年经销总量18万吨(汇聚周边地区4万吨),产品主要出口到日本、韩国、菲律宾、荷兰、英国、法国、美国、加拿大等国家和地区。
(4)人才优势
白城市拥有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白城职业技术学院等多所大专院校,并正在积极引进白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院建成后,计划每年面向全省、全国招收本科生2000人以上,4-5年后达到1万人规模。届时,与白城师范学院、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共同形成师生总规模近5万人的“大学城”,可为项目提供专业的技术人才。
(5)区位优势
白城市地处科尔沁草原和松嫩平原结合部,是黑龙江省西部、内蒙古自治区东部入关的必经之地,是联合国开发计划署规划的第四条欧亚大陆桥主要枢纽城市之一,也是国家长吉图战略“西进”重要载体区、哈长城市群辐射带动区、“一带一路”策略中蒙俄经济走廊重要节点城市。
境内有长白、平齐、白阿、通让4条铁路干线,长白快铁最快2小时38分直达省会长春;国道G302珲阿线、国道G231嫩双线、省道S211扎突线等13条省级以上公路连通全境,珲乌、双嫩、铁科高速公路贯通交汇;大安港沿嫩江可直达俄罗斯伯力港,是省内同俄罗斯远东地区开展直接贸易的唯一水上通道;白城长安机场已开通北京、上海、天津、石家庄、青岛、大连等航线,构建了运行高效、便捷优化交通网络。
1.2项目建设内容及规模
项目规划用地面积20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建设产品交易区90000平方米,临街商业市场4000平方米,农户直销区域6000平方米;冷冻冷藏库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普通仓储加工配送区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商务行政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生活服务区建筑面积10000平方米。以及排水管网、供电、通讯、道路、绿化等市政配套设施建设。
1.3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
1.3.1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45000万元,其中:建设投资36000万元,流动资金9000万元。
1.3.2资金筹措
企业自筹
1.4财务分析及社会评价
1.4.1主要财务指标
项目达产后,年销售收入53000万元,利润8000万元,投资回收期8年(税后,含建设期2年),投资利润率17.78%。
说明:表中“万元”均为人民币
1.4.2社会评价
项目以建设现代仓储物流服务业为目标,通过信息化技术手段,将实现物流资源的有效配置,极大的便利白城市与周边城市的物流运输,从长远角度考虑,将节约大量交通运输费用。
1.5合作方式
合资、合作、独资,其它方式可面议。
1.6需外方投资方式
资金,其它方式可面议。
1.7项目建设地点
白城经济开发区。
1.8项目进展情况
对外招商。
2.合作方简介
2.1基本情况
名称:白城经济开发区招商局
地址:白城市幸福南大街88号
2.2概况
白城经济开发区于1998年2月经吉林省政府批复成立,是白城市区首个省级开发区,位于市区西南,镶嵌于洮白经济走廊出口地带。开发区幅员面积扩至171平方公里,辖幸福、保平、西郊3个街道办事处、14个行政村、9个社区、人口13万人。经过二十余年的建设发展,持续夯实支柱产业,优化投资环境,始终致力于做大商贸物流、做优制造业、做强文化产业,综合经济实力显著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发展环境日趋优化,承载能力进一步增强,已成为白城市区经济实力最强、人居环境最优、商贸物流最活跃的市区西部生态新城,持续释放着蓬勃发展的力量。
2.3联系方式
邮政编码:137000
联 系 人:孙忠刚
电 话:+86-436-3561069
+86-15904363335
电子邮箱:1191340504@qq.com
项目所在市(州)联系方式:
联系人:徐增春
联系电话:+86-436-3203010
+86-13894682986
传真:+86-436-3224565
电子邮箱:bcjhj07@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