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入境半小时,退税到账十分钟!”俄罗斯游客尼古拉举着手机里的到账提示说。他刚在珲春现代百货户外运动城选完运动服,又转身拿起货架上的人参礼盒,话语里满是兴奋:“从符拉迪沃斯托克开车过来只要5小时,下次要带家人来玩。”
今年9月,免签的“便捷门”与退税的“暖心礼”在吉林叠加,这对政策组合拳下,跨境出行与消费的便利度持续提升。珲春这座边境小城,也在政策红利的滋养下,升腾起愈发浓厚的发展暖意。
街头巷尾,俄语路牌与“卢布结算”标识相映成趣,贴着“退税商店”新标的商户前,不时能看到拎着购物袋的境外游客驻足询问,跨境消费的活力正从这些细节里慢慢溢出。
三季度初,全省经济面临入境“流量”向消费“增量”转化不足的难题。通关流程与消费便利度的短板,让不少想来的境外游客望而却步。
如何用精准服务打通“最后一公里”,让“过路客”变成“回头客”,成为激活跨境消费的突破口。
破局的关键,藏在“免签+退税”的政策协同里。自2025年9月1日起,吉林省正式实施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政策,珲春8家商户贴上“退税商店”标识;自2025年9月15日至2026年9月14日,中国对俄罗斯持普通护照人员试行免签政策,该政策实施后,俄罗斯游客来华从事旅游、经商等活动,或过境中国且停留不超过30天的可免办签证。
两项政策前后衔接,像两把钥匙,稳稳打开了跨境消费的大门。
在珲春口岸,这样的便利随处可见。民警站在“个人免签通道”旁,手里拿着简易通关指引卡,遇到有游客驻足犹豫,便上前用俄语细致讲解流程;海关的“智慧验核”设备前,只需刷一下护照,几秒就能完成信息核验;退税窗口前,银行工作人员指着双语退税指南,耐心地向刚办完购物退税的俄罗斯游客说明“现金”“转账”两种到账方式。
在商店里,“即买即退”的便利服务更让游客省心。珲春现代百货户外运动城的收银台边,刚选好冲锋衣的俄罗斯游客亚历山大跟着店员的指引填完退税申请单,随后便拿到了退税款,他转身又在货架前驻足:“这么省事,得多带些实用的东西回去。”
政策的温度,正沿着产业链蔓延成经济的热度。
吉林宇别尔运输集团原本主要从事普通货物道路运输,因跨境旅游热潮逐渐转变企业营业方向,当前已将重心转至旅游客运。如今公路旅客运输业务已占营收的81.15%,企业还计划与俄罗斯别尔库特运输公司合作,开通珲春至克拉斯基诺口岸的直通车,解决旅游高峰期旅客运输问题;
长白山脚下的民宿老板也发现了变化——外国游客不仅住得更久,还会主动打听当地的退税商店。民宿里准备的山野菜礼盒、林下参,更成了游客必带的伴手礼;
珲春三疆国际旅行社的行程表上,“退税商店探店”“渤海古镇文创选购”成了新亮点。负责人杨平说:“近期咨询跨境游的俄罗斯游客特别是青年游客明显增多,免签政策给了他们更多出行选择。”
从口岸的一句俄语“欢迎”,到商店里一张薄薄的退税申请单,吉林用政策协同补短板、用精准服务暖人心,不仅破解了跨境消费的转化难题,更积累了“特色赋能、联动增效”的发展经验。
当政策红利真正落到游客、企业心坎上,边境的“小流量”,自然能汇聚成经济发展的“大动能”。(曲镜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