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磐石市坚持“红色引领,绿色发展”,推动农业农村工作取得丰硕成果。
全力保障粮食安全。不断加大黑土地保护力度,采取保护性耕作技术、高标准农田与东北黑土地保护建设项目、化肥减量增效等一系列建设项目和技术措施提升粮食生产能力。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5.05万公顷,开展保护性耕作面积1.61万公顷,粮食产量实现110万吨。
大力发展特色产业。2023年,磐石市建成灵芝大棚5000栋,继续保持全国单体最大的灵芝种植基地成果,预计灵芝产值突破2亿元。制定《千塘磐石农产品品牌五年发展规划》,组织成立产业联盟,磐石市“千塘稻”种植1700公顷,锦绣海棠种植700公顷、大榛子种植560公顷,千塘鱼生产基地发展到5个,预计千塘磐石产品产值达到10亿元,带动1.35万农户人均增收5000余元。积极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企业发展到110户,培育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34户,培育“桂青源”“蔡姐”等农产品品牌35个。
有序开展和美乡村建设。每月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明查暗访,及时督促问题整改,深入推行农村生活垃圾分类。采取“先建后补”形式,2023年完成800座农村厕所改厕任务,成功承办“全省农村厕所革命培训班”。高质量完成150公里人居环境综合治理和改造提升工程,打造“石柳线”美丽乡村示范带,创建省级“千村美丽”村20个、“百村示范”村1个、干净人家3000户。成功举办“全省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现场推进会”。
不断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大力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磐石市家庭农场发展到132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到1544家,其中,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11家、示范家庭农场161家。探索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成立磐石市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联盟、磐石市“千塘稻”家庭农场联盟,联合8家种植“磐石锦绣海棠”的家庭农场组建磐石市鑫宇果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经验在全省推广。磐石市开展整村整组全程托管试点5个,托管面积1.5万亩,村集体增收300余万元,小农户增收1000余万元。
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常态化开展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落实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牢牢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有效利用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谋划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48个。开发乡村振兴公益性岗位1145个,创建帮扶车间23个,发放庭院经济奖补资金339.58万元,惠及脱贫人口、监测对象8772人次,带动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稳岗就业,持续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