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4-10-01来源:

秋风送爽之时,田畴万顷,一望无际。把黑土地保护的论文写在了白山松水间,吉林正在不断释放着保护耕地、惜土如金的重要信号,演绎着一幕幕黑土地保护的精彩故事。

俗话说,农历七月十五定旱涝,八月十五定收成。农历七月廿三,走进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色食品原料(玉米)标准化生产基地核心示范区,整齐连片足有一人多高的玉米已进入蜡熟期,经过雨水浇灌更显青翠茁壮。

微风吹拂,玉米穗轻轻晃动,传递着丰收的信息。

“我给你打个比方,‘梨树模式’就是把秸秆留在土地上,相当于给土地盖了一层被子,保护这层宝贵的黑土,使它不被风刮走、不被水冲走、不被其他作物侵害……”记者从梨树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站长王贵满口中了解到,梨树模式就是让黑土层变得越来越厚,有机质越来越好,为生产出更多更好的粮食奠定了基础。

梨树县地处世界黄金玉米带,是全国产粮大县,多年来粮食总产量保持在40亿斤以上阶段性水平。从2007年起,这里开始探索以玉米秸秆覆盖、全过程机械化生产技术为核心的梨树模式,形成粮食增产和黑土保护的叠加效应。

变平作为垄作。垄作是保护性耕作的一种形式。‌“舒兰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采用垄作通过其独特的土壤管理和作物布局方式(土壤耕作层筑起垄台和垄沟,作物种植在垄台上),能够有效地调节土壤温度和水分,从而影响作物的积温情况。”“这种栽培方式具有多个优点,包括增加土壤的空隙度,防止土壤板结,有利于作物根系的生长……”舒兰市天德乡三梁村王忠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忠成站在玉米地里,向记者讲述着自己的“种粮经”。

变岗地为洼地。“玉米属于喜肥喜水的农作物,只有精耕细作,才能保证丰产、丰收。”他认为,舒兰地区还面临着水土流失的问题,因此保护性耕作要精耕细作,不是普普通通地利用免耕机一播即可,往往是“条耕+免耕+深松”,才能保证单产。说到采用条耕等保护性工作技术,王忠成打开了话匣子。

护好黑土地,丰收有底气。近年来,舒兰市坚持示范应用,多措并举抓好保护性耕作推广,2023年实现保护性耕作面积6.23万亩。

“今年的玉米每公顷将增产7000斤干粮。”长岭县流水镇四间房村党支部书记陈占超,在玉米地里随手从玉米秆上掰下一穗玉米,熟练地搓下几粒,在手里颠了颠,信心满满地对记者说。四间房村虽然是黑土地,但是地处我省西部,过去这里十年九旱,加之农民传统的耕作方式,粮食单产并不高。这两年,长岭县鼓励各村屯农业合作社实行规模经营,将“藏粮于技”落到实处。

站在地头上,明显可以看出合作社的玉米与普通农户的种植方式不同。大垄双行种植,玉米秸秆紧密排列,长势整齐划一,地面上一根根滴灌管浅埋在垄间并与地头的主管道相连。“每一个环节都根据专家的指导,这里面学问大着呢。”陈占超说。

备耕期进行土壤深翻,播种时卫星导航,48小时内完成灌溉;生长关键期,测土配方、合理密植、多餐少吃、节水齐苗、苗壮等技术……过去农民施肥“一炮轰”,现在分阶段按需施肥、精准调控,实现控水控肥的目的。(毕玮琳)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