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1-22来源:

2024年以来,通化市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主动融入和服务发展大局,全力以赴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从普通公路到高铁枢纽、从城市交通到乡村出行,越通越畅的综合运输体系让百姓出行更加便捷、舒适,为通化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

外联内畅,通达“交通网”越织越密

2024年,通化市大力实施国道鹤大公路官道岭立交岔路口至原二〇六医院等路段路面改造工程,项目全长14.45公里,总投资3210万元,完善了城市交通路网,满足了城市发展需要,群众出行体验再上新台阶。

2024年汛期,面对罕见的暴雨洪涝灾害,全市共投入抢险资金986万元,全力开展水毁灾后重建工作,累计恢复水毁灾害路段995处,抢通水毁严重阻断通行路段447处,水毁恢复重建路段8处,让“水毁路”变成了百姓“安心路”。

这一年,通化有序推进沿边开放旅游大通道(集安段)建设项目,实施其他类公路养护工程,推动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建设项目前期工作……外联内畅的立体交通网让高质量发展越行越稳。

通村畅乡,富民“振兴路”越走越宽

随着一件件农产品出村进城、消费品下乡进村,农村群众生产生活需要不断满足,农村消费潜力逐渐释放。2024年,全市共建成乡镇运输服务站59个、建制村农村物流服务点685个,乡镇、建制村物流运输服务实现全覆盖。通化市客运总站、集安市客运站等5个客运站完成升级改造,全部开展农村物流业务。

一路通则百业兴。通化县通石线(东胜至老岭段)以1400万票荣获全省“十大美丽农村路”评比第三名的好成绩,该线路上白车轴等景点也成为游客争相打卡的爆红景点。在该线路的带动下,石湖镇年接待游客显著上升,实现旅游收入屡创新高。

2024年,通化进一步夯实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全市共新改建农村公路64.2公里,改造农村公路危桥5座,实施农村公路安防工程124.9公里,整治“畅返不畅”农村公路280.3公里,完成投资4.1亿元。“‘四好农村路’辉南县客货邮提质增效”入选“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典型案例。

提质升级,出行“体验感”越来越高

作为市民出行的首选,城市公共交通逐渐向郊区出行和定制服务延伸。2024年,通化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根据市民需求,完成客运班线公交化改造线路29条;开通定制客运线路19条;累计优化调整公交线路11条,延伸里程11.2公里;继开通东昌区育新小学“通学定制1号线”之后,为东昌区育英小学、市第二中学开通“通学定制2号线”“通学定制3号线”;将32路打造成“国安号”品牌专线。

自2022年首批新能源出租车投入运营后,其节能环保和舒适的乘坐体验赢得了乘客的良好口碑。2024年,全市推广新能源出租汽车232台,继续为城市交通注入绿色新动力。

面向绿色交通未来发展,通化将高水平创建绿色货运配送示范城市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点任务,出台了《通化市绿色配送示范工程2024年重点工作任务清单》,推进货运配送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完成了城市绿色货运信息服务平台线上调试。

2024年初至今,12328电话系统总体运行平稳。共受理有效业务5000件,已全部办结,回复满意率达98.75%。

严查严管,百姓“安全感”越增越强

在营商环境提质增效方面,2024年,共办理政务服务事项1.6万件,事项按期办结率达100%,服务满意率达100%。

在提升执法效能方面,全年检查企业349户次,整治一般问题隐患58项、重大隐患1项,行政处罚26.39万元。

在加强执法监管净化市场环境方面,围绕“两客一危”、水路运输、工程建设等重点领域,持续深化“行业乱象”治理。

在行业安全管理方面,组织开展安全生产常态化明督暗查和专项督导检查,压实企业事故隐患自查自改自报主体责任,累计排查治理事故隐患375项。

在通化,交通运输的高质量发展正深刻改变着群众的生活,带来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构筑起这座城市的幸福底色。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