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2-17来源:

近年来,磐石市全力推进乡村畅通工程,先后被评为“四好农村路”全国示范县、“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全国示范县,磐官线、漫红线分别获评省“十大最美农村公路”“最具人气农村公路”。

强化政策引领 用好“三类资金”绘就乡村畅通新画卷

研透政策,争取债券资金。磐石市提前谋划农村公路项目、编制可研,将15个重点项目纳入支持保障类清单并通过审批,列入地方政府债券项目储备库,总投资4.6亿元。2024年实施5个项目建设,共完成新改建县乡道59.7公里。2024年9月东北抗联革命文物现场会在磐石召开,文旅部对磐石市农村公路建设成效给予充分肯定。

统筹整合,用好涉路资金。全面整合农业、水利、移民等部门涉路资金,交通部门集中统管涉路项目。两年来,该市统筹使用财政一事一议、革命老区、黑土地保护等项目资金,实施乡村畅通工程223公里,串联起32个和美乡村建设重点村和“一村一品”特色产业村,村屯路硬化率达100%。

积极引导,吸纳社会资金。多次沟通企业负责人和村民代表,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企业出资、村里出地、共同管护,争取企业资金890万元,共建企业与村社共行线路7.8公里。

推行分类管理 强化“三项举措”开辟路田分离新路径

灵活运用“政策+技巧”,明确用地权属。对无争议的公路两侧用地,通过农村土地确权颁证核查,彻底厘清路、地权属,一次性确权农村公路用地660公顷。对历史形成公路用地不足的,由乡(镇)组织村、屯“一事一策”,采取以林地或集体机动地置换等方式,置换农村公路用地50余公顷。

因地制宜“工程+绿化”,巩固分离成果。以土挖边沟为基础,逐步推进利用U型槽和石砌边沟,在兼顾路面排水的同时做到与农田的区分隔离;利用植树台等空地栽植中药花卉等经济作物,美化路域同时增加了村集体经济收入。两年来,完成路田分离1307公里,占全市农村公路总里程的70%。

奖补结合“引导+执法”,务求分离长效。采取以奖代补方式调动乡(镇、街)积极性,对路田分离每公里补贴1.6万元,市财政投入2091.2万元;将路田分离成果保护作为路政执法工作重点,执法大队会同派出所联合开展排查巡查,发现问题严肃纠治。

务实精准施策 创新“三项机制”焕发公路管养新活力

构建资金保障机制。一方面,将公路养护资金纳入预算,每年市财政在投入中央转移支付281万元的基础上,再列支656万元,用于农村公路养护。另一方面,鼓励社会注资养护,采取市场化运作筹一点、沿线工矿企业出一点、农民“以资代劳”补一点等方式,吸引社会资本3000万元。

完善专群结合机制。坚持政府牵头、交通部门指导、乡(镇、街)组织实施的“三位一体”运行模式,遵循“农民自愿、民主决策”原则,实行“三包三负责”日常管护机制,全市每年参与春秋公路整修达20余万人次。

探索以路养路机制。探索在公路沿线栽植经济树种的路衍经济模式,2023年在漫红线等农村公路沿线栽植竹柳4万余株,每年可实现收入120万元;2024年探索栽植药用宿根花卉,在吉昌镇农村公路两侧栽植色甘花20万株,每年可采花籽1万斤、花根药材5000斤,预计可实现年收入53万元。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