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市深入贯彻省委、省政府加快松花江水上旅游大通道建设部署,全力打造“航道+旅游”样板示范工程。
2024年,完成松花江主城区7.4公里航道养护及2座停靠点建设任务,首次实现松花江城区段冬季通航,形成了联动冬夏、带动春秋、四季皆有特色的“航道+旅游”发展新局面。
强化顶层设计 引领水上旅游发展
积极融入国家战略布局。在省交通运输厅全力支持下,松花江旅游航道顺利纳入交通运输部水运“十四五”发展规划、吉林省公路水路交通运输发展“十四五”规划,推动吉林市旅游航道建设由部门发展愿景上升为国省发展战略。
充分发挥资源禀赋优势。聚焦松花江城区段冬季不结冻的独特优势,按照国内一流、省内示范的建设标准,因地制宜谋划实施松花江四季旅游航道项目,近景实现松花江主城区段四季通航,远景规划开发丰满库区至雾凇岛全域旅游航道,项目完成后,将彻底结束松花江“有水无运”的历史。
聘请行业专家提供专业支持。组织长江重庆航运工程勘察设计院专家团队完成项目前期水深及地形测量作业任务,为推动项目地质勘探、初步设计等工作提供重要数据支撑和决策依据。引入行业内多位知名水运、航道专家跟进项目设计优化论证,提高项目规划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精细化水平。
强化创新实践 加快航道开发进度
加快实现松花江主城区段安全复航。吉林市采取“省级指导+市级实施”模式,将地方需求与省级行业管理要求有效衔接,加快解决了项目前期审批难题。
有效攻克内河航运通行难题。吉林市积极研究技术方案,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有效破解了部分滩险整治难度大、局部水流比降大、流态紊乱等关键技术难题,同步采取疏浚、清障等工程措施,目前,已通过航道疏浚、清障工程、助导设施等工作,实现松花江主城区白山大桥至江湾大桥段复航,新增航道达标里程7.4公里。
强化品质提升 打造特色旅游品牌
注重交旅融合打造精品旅游品牌。按照“一江三湖水陆空立体化漫游体系”旅游发展定位,吉林市新建停靠点4座,布设航标37座,更换橡胶坝坝袋4孔,安装大桥防撞梁6个,适冬改造船舶2艘,新建100客位游船2艘、80客位游船2艘、快艇4艘,将雾凇、音乐喷泉、亲水长廊等特色景点串联起来,构建起层级分明、特色突出的全季旅游产品,成功打造出“冬季夜游松花江”独有航线品牌。
注重市场需求打造旅游经济增长极。围绕松花江旅游航道,吉林市相继推出“凇星江山夜 雪鸟食文泉”十大文旅IP,举办畅游松花江冬泳、国际冬季龙舟邀请赛、元宵节龙舟巡游灯会等近百场活动,有效培育冬季松花江旅游市场,吸引大量游客,冬季通航运营得到游客广泛好评。2024年水路客运量达72.73万人次,同比增长47.4%,水路旅客周转量达794万人公里,同比增长43.6%,游船经营企业收入同比增长200%,实现交通运输和旅游发展的有效融合,增强吉林市作为“北国江城”和“雾凇之都”的城市吸引力,成为国内外游客的热门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