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2025-02-17来源:

近日,随着1679万元中央预算内资金落地,和龙市2025年度以工代赈专项资金总额达3424万元,资金规模连续三年位居延边州首位,实现民生保障与经济发展“双提升”。

政策牵引汇聚资金活水

自2021年国家扩大以工代赈实施范围以来,和龙市组建“发改+财政+乡村振兴”联合专班,建立“一项目一方案”申报机制。2024-2025年累计争取中央财政、中央预算内资金5415万元,其中2025年度获批项目9个,涵盖福洞镇南阳村河堤建设、头道镇农田水利改造等重点工程,4月底前资金已全部直达项目账户,较常规流程提速2个月。

项目建设激活乡村动能

聚焦“补短板、强基础、促增收”三大目标,近三年实施的15个以工代赈项目成效显著:新建改建农村道路53公里,打通8个行政村“断头路”;修建堤防护岸3000米,保障3.2万亩耕地汛期安全;升级灌溉渠道2000米、排水沟渠1万米,惠及12个特色农业种植基地。南坪镇高岭村通过完善基础设施,吸引3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入驻,村集体年增收80万元。

就业带动书写共富答卷

创新“培训+上岗+分红”模式,建立务工人员数据库动态管理机制。2025年项目预计发放劳务报酬1076万元,较2021年增长92%,带动脱贫户、监测对象等群体580人实现“家门口就业”,人均月增收3200元。龙城镇和兴村村民金哲秀参与道路硬化项目后,不仅获得2.4万元劳务收入,还被培养为技术工头,组建起20人的专业施工队。

和龙市发改局负责人表示,2024年将深化“以工代赈+”模式,计划整合衔接资金2000万元,在崇善镇边境村试点“基础设施建设+乡村旅游配套”复合型项目。通过建立劳务报酬占比动态调整机制,确保发放比例不低于中央资金的30%,全年力争带动就业700人以上,让以工代赈真正成为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