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高品位城乡建设,为全面振兴发展“擦亮底色”。今年,通化县坚持城乡融合发展,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扎实推进乡村全面振兴。
拓展城市发展“新空间”。围绕“优化城市形态、完善功能布局”的发展理念,全力打造幸福家园。优化城市布局,科学编制国土空间规划,积极推进中心城区及二密镇等9个建制镇的规划编制工作,有效建立城乡规划体系。加快城市更新,补齐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短板,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及供水、供气、供热等设施改造,有效建立城乡规划体系。精细城市管理,加快构建城市智慧高效治理体系,充分拓展“智慧城管”平台作用,加快开发行政执法功能,全面提升城市精细化、现代化、智慧化管理服务水平。
下好乡村振兴“先手棋”。采取县域统筹的多元化村庄规划编制模式,对美丽乡村建设空间布局作出总体安排,切实发挥“十县引领”作用。严守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建设高标准农田9万亩。扎实推动乡村建设,以全省美丽乡村示范县创建为契机,开展道路、边沟、路灯、给水工程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推动全县整体农村环境平衡化发展,实现乡村由表及里、形神兼备的全面提升。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常态化开展防返贫监测和帮扶工作,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加大就业帮扶车间创建力度,提升防止返贫致贫监测帮扶效能。
守牢生态环境“红色线”。坚持巩固生态文明建设成果,坚定不移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迈出生态文明建设更大步伐。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持续推进燃煤锅炉改造,加强秸秆禁烧、工矿企业扬尘管控等污染整治。全面落实“田长制”“河长制”“林长制”,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深入实施“河湖清四乱”行动,持续开展破坏森林资源各类专项整治,统筹协调推进通化鸭绿江重要源流区山水林田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