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系列观察之二

2025-09-02来源:

一场展会的闭幕,按下了一个区域经济合作模式之变的“开始键”。

8月31日,第十五届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圆满落幕。5天时间里,来自45个国家和地区的2万余名嘉宾参会参展,44家世界500强、中国500强、中国民营500强及大型跨国公司高管,6100家国际组织、国内外知名商协会、采购商代表,7641名外宾参会。

在风云变幻的全球经济格局中,这场盛大的经贸交流活动,成为东北亚地区携手探寻合作新路径、共绘发展新蓝图的重要里程碑。

各国产品和技术集中展示,产业对接活动频频举办,合作深度广度不断拓展……一场深化产供链合作、促进融合创新的高水平盛会,为吉林乃至中国提供了更切实的产业协作路径,为共创东北亚美好未来提供了宝贵机遇。

新馆启航,擘画产业合作新蓝图

本届博览会令人瞩目的亮点,无疑是首次设立的现代化产业馆。这不仅仅是一个新的展馆空间,更是一扇通向未来的“产业之窗”。

走进现代化产业馆,仿佛置身于一个科技与未来的交汇点。展台上,吉林省仿生机器人创新中心的仿生手精巧灵活;能“走迷宫”的具身智能机器人展示在复杂环境下的应用潜力;中车长客超导电动高速磁浮列车模型“递出”中国高端制造闪亮名片;“吉林一号”卫星展示了在太空中“看得清、拍得准”的超强遥感能力……

这些展品并非孤立存在,它们背后的支撑,是一个加速构建的吉林特色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东北亚地区,是全球前15大经济体聚集地,更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速的区域之一。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双向投资金额超过70亿美元,投资合作领域逐步拓展至数字经济、绿色发展、先进制造、现代服务等新兴领域。

新的趋势,正构筑着吉林的优势。新的未来,正呼唤东北亚的“吉林支点”。

汽车及零部件、石化、轨道交通、卫星、碳纤维、生物制药、氢能、人工智能全生态链、智能机器人、航空材料及零部件、智能控制系统、低空经济……罗列现代化产业馆亮相的前沿成果,不难发现,这几乎便是一份吉林已经占据或正在形成的“产业优势清单”。

吉林不断提升的科技创新实力,强大的智能制造能力,加速构建新型工业化产业体系,与东北亚各国在汽车、新能源、新材料等核心产业上形成协同创新的生态圈。

现代化产业馆的设立,为区域产业合作提供了更坚实的基础和更广阔的空间,它昭示着吉林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欢迎各国企业共同参与到这场工业化的变革浪潮中。

链式对接,构建协同发展新格局

2024年,中国与东北亚五国贸易额达9016亿美元,同比增长1.6%,占中国对外贸易总额的近15%。东北亚地区产业链合作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

本届博览会深刻践行了“以展促贸、以会促投”的办会理念,配套活动精彩纷呈,有力推动了产业对接和项目落地,将“物理展览”升级为“化学反应”。

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工商界代表吉林行活动吸引来自泰国、印度尼西亚、文莱等国家和地区参加,期待合作领域从传统的贸易、农业向新能源、电子商务、智慧物流等新兴产业延伸拓展;

俄罗斯商务日促成多家中俄企业开展项目签约;中日经贸交流活动暨氢能产业对接会帮助促进中日双方在氢能技术研发、场景应用、产业链构建等方面形成深度合作;

“大图们倡议”第十一届东北亚旅游论坛、韩国商务日等活动取得丰硕成果,进一步强化了东北亚经贸交流与合作的实效。

一场场对接会火热展开,一份份合作意向敲定,一批批新产品首次亮相……东北亚博览会现场的互动与合作,更是东北亚地区经贸合作成果的缩影。

回顾展会期间,共举办了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合作交流会暨产业对接会、俄罗斯商务日、中日经贸交流活动暨氢能产业对接会等34场形式多样的配套活动,展示了区域贸易活力,更释放出投资领域的新信号。

数据显示,此前已成功举办的14届东北亚博览会,实现商品贸易成交额累计达100亿元,累计签约合作项目3032个,投资总额达20538.75亿元。一批涉及基础设施、现代服务业、新能源、新材料、汽车及零部件加工、文化旅游和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重大项目落户吉林。刚刚闭幕的本届东北亚博览会,成果更加令人期待。

双向奔赴,共享开放发展新机遇

二十年来,中国—东北亚博览会已成长为东北亚区域内规模最大、层级最高的经贸合作平台。

时至今日,本届博览会不仅吸引了大量外部投资的“奔赴”,也让吉林本土企业看到了“走出去”的更多可能,实现了真正的“双向奔赴”。

向“外”看——

“作为中国东北地区的重要工业基地与农业大省,吉林不仅人才资源丰富、产业基础扎实,在汽车制造等领域更处于世界领先水平。同时,吉林省地处东北亚地理几何中心,是中国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面向东北亚地区合作的中心枢纽,合作潜力巨大。”印度尼西亚中华总商会副总主席陈新谈及与吉林的合作前景时,表达了充分的期待。

白俄罗斯戈梅利州州长伊万·克鲁普科分享了与吉林投资合作的现有成果与未来计划。他表示,目前已有两家来自吉林省长春市的企业在白俄罗斯注册,分别开展建筑筑路结构相关业务和植物加工项目。当前,双方正积极推进第三个重点项目,即计划在戈梅利州建立汽车制造项目。

向“内”看——

第四届中国国际供应链促进博览会吉林推介会暨签约仪式上,主办方结合吉林特色产业,梳理出潜在合作方向与机遇,为本地企业“走出去”对接全球资源提供了清晰指引。吉林化纤股份有限公司、吉林国兴碳纤维有限公司、吉林市鹿王制药有限公司3家企业,与中展集团正式签订参展意向协议。

“今年6月,我们针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1类创新药——注射用伏欣奇拜单抗获批上市,这是我们参展的‘重头戏’。”金赛药业品牌经理丁汉表示,借助本次展会机遇,公司正积极与海外合作伙伴合作,就技术授权、产品出口进行洽谈。

本届东北亚博览会,不仅仅呈现了一场贸易盛宴,更打造了一条不断延展的合作链,将中国与东北亚国家紧密相连。在这条合作链上,信任、技术和资本正在自由流动,共同驱动着区域经济的融合与创新。吉林机遇,世界共享,正在变成可期待的现实。(华泰来)

返回手机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