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群导航

AQI

  • 轻度污染
  • 中度污染
  • 重度污染
  • 严重污染

省财政厅多措并举——

2025-09-08来源:

为全面落实党中央“党政机关习惯过紧日子”部署,吉林省财政厅紧扣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通过严预算、优统筹、强监管等务实举措,推动“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理念在全省党政机关落地生根,2025年多项支出显著下降,财政资金使用质效持续提升。

推动零基预算改革,预算编制更加精准。部门预算有保有压,将所有预算项目“打开”重新核定,划分为21大类56小类,区分轻重缓急,分类分档精细编制,省级部门项目支出预算同比压降10%;公用经费实行定额核定方式并动态调整,持续严控一般性支出,公用经费和一般性支出压减比例分别达到11%和19%;健全支出标准体系,形成39项通用标准、28项专用标准及81项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切实发挥支出标准在预算编审中的基础支撑作用。科学精准安排专项资金,全面审核和编制具有战略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点支出事项清单,累计审减61项省级支出事项,节约资金63.5亿元;围绕支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聚焦重点领域,按照央地资金统筹理念,重新匹配设立35项高质量发展专项资金近600亿元,实现了“零钱”变“整钱”,更好服务区域重大战略。

扎实做好“统”字文章,资源统筹更加高效。统筹财政与非财政资金,开展省级部门单位实有资金账户清收,收回长期沉淀资金7.1亿元;制定非财政拨款资金管理办法,明确分类盘活等10项举措,2025年非财政拨款收入预算安排197.9亿元、同比增长4.2%,结转结余安排27.2亿元、同比增长227.7%。健全预算跨周期调节模式,加大财政存量资金清理力度,修订资金管理办法,将省级财政资金结转年限由2年改为1年,目前已清理收回14.1亿元,有效弥补当期财政运行缺口。推动“三资”高效转化,坚持大财政体系建设,落实“资金到资产”闭环管理工作机制,持续推动国有资产资源清查盘活,上半年全省行政事业性资产总量增加500亿元,同时,本着“宜卖则卖、宜租则租、宜经营则经营”的原则,推动实现盘活收益最大化,上半年全省已累计盘活资产539亿元,为财政安全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优化行政事业单位办公用房配置,调剂67处、7.8万平方米闲置房产,解决省级部门租房办公问题,盘活13处、15.8万平方米闲置房产,解决高校、医院的用房需求,年节约财政资金近7000万元。通过调剂共享平台汇聚全省1460条资产调剂共享信息,价值1.03亿元。

持续完善制度机制,监督管理更加有力。全面落实《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逐条对照排查、梳理制度缺陷,已修订完善会议、培训、政府采购等16项管理办法,进一步扎紧制度篱笆、构建长效机制。全程监管预算执行,严防超标准、超范围支出,严禁会议、培训购置文件袋等物品,严禁借节庆展会论坛、赛会等活动,购置奢华物资设备和发放各类纪念品,确保厉行节约要求落到实处。推进政府采购领域改革,全面推行集中带量采购,陆续完成计算机、服务器等9个品目框架协议征集和上架,大幅节约采购资金,同时,搭建电子化交易系统压降采购活动成本,仅制作投标文件费用一项每年至少可节约2000万元。强化重大项目财政评审,上半年省级完成政府投资项目评审26个,审减资金1.7亿元,综合审减率达9.4%。开展过紧日子评估工作,聚焦财政供养人员、行政运行成本、高效利用资产等方面,采取直接评估方式赋分,并运用核增(减)公用经费、督促建立有效管理约束机制等措施“奖优罚劣”,推动各地各部门树牢习惯过紧日子意识。(曲镜浔)

返回手机端